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徽猷阁待制致仕赠少师僖简庄公志铭1132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浮溪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宣和二年九月壬寅通奉大夫徽猷阁待制致仕庄公卒于常州宜兴县之里第。
讣闻,天子嗟悼,诏赠光禄大夫,赙之加等。
明年八月某甲子,诸孤奉公葬其县西南三十里厚山之原。
既葬,太常上其状,尚书谥曰「僖简」。
又十馀年,其子左朝请大夫常有秩于朝,累赠公为少师
于是安常与其宗老谋曰:「惟我公以经术起家,显于朝廷,尊为士大夫,寿与祉并,官至二品,殁而墓碑未刻,其何以饬来裔?
盍求能言者显书之,以垂无穷,而宠绥庄氏之祧」。
乃使来请,藻辞不获命,则叙公族出官爵,与夫平生之行治而铭之。
君讳字君猷,世家扬州之江都
曾祖馀庆、祖允明,皆居乡,称善人长者。
父询,始南渡,徙居于宜兴,以公贵赠通议大夫
通议卒时,有子四人。
夫人某氏,贤躬门户,而纵诸子于学。
由是公兄弟三人同时荐于有司,至礼部,独第公文为高等,中元丰二年进士乙科,解褐调主江宁之上元簿
王文公金陵,四方英隽阗门,公一与之交,而非其人未尝往,繇是名声日闻。
安州安陆县令,县多彊宗大姓,以侵渔闾里为能,令不之从,则持其短长以逞。
公至,一切以法裁之,诸豪皆怒,合为飞语撼公,公不为变。
既久,知其不可幸而肆也,皆靡然而服。
蔡公确以故相守安,遇僚属简严,无许可者,独期公远大而首荐之。
宣德郎、知单州砀山县
砀山在穷谷中,地偏民野,公怜其陋而以静治之,至阅旬无一人讼于庭者,与诸生终日谈经义而已。
蒋公之奇尹京,辟右军巡判官,以非其官不就。
无何,章丞相惇荐公于上,召对,擢提举秦凤路常平
遭成夫人忧,免丧除提举广南西路
象山子渊,妄人也,姗常平新法,连以书抵公,有言及宗庙者,公不敢隐而以闻。
上曰:「远方使者能然,兹得人矣」。
命中书记其名,擢尚书司封员外郎,寻移金部
上以承平久,曹多诿吏,吏缘为奸,诏左右司取诸郎勤惰各一人殿最之。
于是司金号为冗剧,公课居优,进官一等。
力求补外,得提点河北西路刑狱。
真定府判官刘曾录人阴私,为不法,至郡守监司无敢按之,公悉条具奸赃上之。
曾令其子白冤,诏遣台臣就鞫,无一不如公言者,即抵曾罪。
一路闻之懔然,或望风投劾而去。
入为尚书度支员外郎
未几,除司农少卿
复求补外,除江南西路转运副使
未行,移两浙路
公领漕事四年,馈饷为东南之最,褒赏沓至,赐紫衣金鱼,进官者再。
明年,除直秘阁
明年,除太府卿,遂除徽猷阁待制、知兴仁府
兴仁为辅郡,四方之戍,杂居而屯,颇悍骄难制,前为守者,惴惴然常有意外之忧。
公以拊摩弹压之术,时其缓急而兼用之。
偏裨刻其军,声言将为乱,阖城凶惧。
公钩得其情,取为首者二人治之,馀置不问,谈笑而定。
徙知平江府,郡豪朱勔挟宠张甚,视州县蔑如。
且中贵人缘使者,冠盖相望,皆能祸福人于牙颊间,官吏无不倾身事之,至郡守亦有出其门者,独公不少贬。
辈虽惮公之正,不敢谗,而讫公去,赏亦不及。
盛时,造乘舆服御之珍,设官于浙西诸郡。
一日,上知其奸利,诏守臣悉罢之。
令下,郡人欢呼,而旁郡方迁延幸其必复。
公曰:「此天子盛德事也,人臣当奉承之不暇,乃顾望乎」?
即日结罢如诏旨,识者皆叹以为不可及。
平江六年,丐閒,优诏不许。
久之,除提举杭州洞霄宫
公虽七十馀,而彊健敷腴,如五六十许人。
人谓公且复起,副明天子所以委任之意,而公已翛然忘世,敕诸子勿以家事相关,筑大第荆溪之上,时从宾客倘徉溪山之间而已。
通奉大夫徽猷阁待制致仕,得年七十八而终。
娶吴氏,京口大族,有贤行,封越国夫人,先公十一年卒,祔公而葬。
三男。
伯曰志行,季曰安上,皆以公任为从事郎,亦先后公数年而卒。
仲曰安常,擢进士第,为太常博士,历持节分符之选,今为左朝请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
三女,长适左朝散大夫尚书左司员外郎王冈,次适右承议郎通判太原府方笈,次适左朝奉大夫尚书吏部员外郎董将
孙男女合十四人。
公敦厚高明,遇人无亲疏贵贱贤不肖,一本于诚,委曲周旋,惟恐其不至。
及于义当为,则其守确然,虽祸福在前,莫能为之摇夺。
其使秦凤也,成夫人以远不能行,公朝夕慕怀,至忘食事。
洎执丧,癯瘁骨立,筑室冢旁,终丧而后归。
晚年得君,褒擢无虚岁,然居中则请外,居外则请閒,淹速未尝置于胸中。
平生无嗜好,所至左右图史,帘阁萧然,故历官四十馀年,无秋毫之累,以令名始终。
少喜释氏书,晚而弥笃。
疾革,呼子孙甥妷至前,人与之诀,无一语之乱,非有得于中者,能如是乎?
呜呼,其贤于人远矣!
藻,公妷婿也,得公之详,固无如藻者。
铭曰:
在元丰世,英材毕臻。
数十年间,国为有人。
以经术进,公当是时。
圣考遗我,帝其用之。
用公伊何?
维德敦厚。
学为人师,材则多有。
出入四纪,绩皆可书。
儒雅饰吏,盖公之馀。
遂升迩联,出殿藩服。
惟皇懋功,非我求福。
终始一意,诚于事君。
视富与贵,乃如浮云。
浩然而归,说此眉寿。
蝉联未央,公且有后。
松槚岑蔚,与家相望。
尚千万年,记公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