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易规 其四 承乘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九
学者既为有应无应、得位不得位之说,而求之或不通,则又为承乘之说。
譬如狡兔三窟,期必一安。
其说谓阴承阳则顺,阳承阴则逆,阳乘柔则吉,阴乘刚则凶。
纷纷者至于专君夺民,分女冠婚,患失患得,区区封植,乌睹观会通于自然,行典礼而不作,周流广大者哉?
是《离》皆得于上而失于下,《坎》皆得于下而失于上,岂其然乎?
且观之《系辞》,曾无一字及此也。
《系辞》有所谓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者,似乎承乘而非也,此论《易》之情耳。
爻《彖》以情言吉凶,以情迁是也,安论位之远近乎?
《象》亦有所谓从上舍下,志在内、志在外者,复似乎承乘而非也,《象》泛言上下内外,而不止以一爻为言也。
其言乘刚者凡五,《屯》、《噬嗑》、《震》之六二、六五,《豫》之六五,皆本诸《震》而云尔也,非《震》非《坎》未之或恤,如《乾》易以知险,《坤》简以知阻,则尤无所病也。
若夫乘柔与乘刚者,《象》亦不见一字也。
《师》九二之承天宠,《蛊》初六之意承考,六五之承以德,《归妹》初九之吉相承,上六之承虚筐节,六四之承上道,又岂止爻位而云哉?
《小过》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辞之难了者,自王辅嗣而来,一口曰初祖也,五君也,六二过初而不及五云尔也。
不知凡厥六二如之何也,其不思亦甚矣。
荀悦称「桓帝时马融著《易解》,颇生异说。
及臣叔父故司徒爽著《易传》,据爻象承应阴阳变化之义,以十篇之文解说经意,由是《兑》、《豫》之言《易》者咸传荀氏学,而马氏亦颇行于世」。
然则乘应之学自荀爽而盛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