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谕子侄文 北宋 · 陈瓘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四、《戒子通录》卷七、《四明尊尧集》卷首
幼学之士,先要分别人品之上下,何者是圣贤所为之事,何者是下愚所为之事,向善背恶,去彼取此。
幼学所当先也。
颜子孟子,亚圣人也,学之虽未至,亦可以为贤人。
今之学者若能知此,则颜、孟之事我亦可为。
言温而气和,则颜子之不迁渐可学矣。
过而能悔,又不惮改,则颜子之不贰渐可学矣。
知埋鬻之戏不如俎豆,念慈母之爱始于三迁,自幼至老,不厌不改,终始一意,则我之不动心亦可以如孟子矣。
若夫立志不高,则其学皆常人之事,语及颜、孟,则不敢当也。
其心曰:「我为孩童,岂敢学颜、孟哉」?
此人不可以语上矣。
先生长者见其卑下,岂肯与之语?
则其所与语者皆下等人也。
言不忠信,下等人也;
行不笃敬,下等人也。
过而不知悔,下等人也;
悔而不知改,下等人也。
闻下等之语,为下等之事,譬如坐于房舍之中,四面皆墙壁也,虽欲开明,不可得矣。
《书》曰:「不学墙面」。
孔子曰:「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
言人不可以不学也。
扬子曰:「吾焉开明哉」!
言学圣贤,然后心开而意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