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贾长卿高彦休白乐天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五、《柯山集》卷四五、《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二二、《圣宋文选》卷二九、《文章辨体汇选》卷三六四
高彦休作《唐阙史》,辨白乐天无因母坠井作《赏花》、《新井》诗,贾子又从而续之。
张子曰:二子谓之爱白公则可矣,未可谓知白公也。
古之圣贤,谁能无谤,何独乐天也哉!
有谓舜囚尧而夺之位,伊尹太甲而王,世未尝有辨舜与伊尹之非篡者也,其心诚知其不然,则辨无自而萌于心,是其为说无待而自然。
人之饱者,人诬之以饥,未有自疑而辨其非饥者。
人知舜与伊尹之非篡,如自信其饱,虽或从而诬之,而不在辨之之域矣。
故凡世之辨己与辨人,其言虽工,而察其心之始萌,盖其于信尝有所不足,而后不能无言。
彼虽不能无疑于其初,其考于理,较于迹,而后能消其不信之心,于是乎有辨。
故曰二子未可谓知白公者也。
呜呼!
小人之害君子也,亦多术矣。
谤之于意外,惑之于疑似,世之君子傍视而不平者,起而与之辨。
起于知之所不足,故纵言极口而益召天下之多言,多言繁兴,而是非足以两行于世。
夫惟真知而泯言者,而后谤止。
夫世之真知君子者才几人?
则小人之毁贤败善何时而止耶?
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