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曾子固龙图书1079年夏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三、《柯山集拾遗》卷一二、《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一九、《圣宋文选》卷二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五四、《八代文钞》第三三册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
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
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
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
呜呼!
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
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
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
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气遒,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
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
徬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
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
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
如神仙烟云,高远而不可挹也。
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
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
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
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馀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
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
嗟乎!
退之之于唐,盖不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馀绪以自立其说,则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
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
宋兴,锄叛而讨亡。
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
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
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
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
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
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
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公,屹然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
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长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
呜呼!
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