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奉议郎致仕崔君墓志铭大观元年闰十月1107年10月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五、《鸡肋集》卷六七、《永乐大典》卷二七四四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奉议郎致仕博陵崔君承之,元符二年十二月戊戌卒。
未葬也,其孤礼来求铭曰:「我先君生十岁,我大父母下世。
自伤其提孩孤也,号泣三年,乃日夜自学问,如其亲之存,用以成人得科名。
既宦不偶,即解其印绂去,閒居读书,劝乡人为善,以寿终。
鲁人高之,咸谓其君子且知止。
其生而不遭命也,其殁而不传,则礼实不肯穫也。
礼为亭殡侧,名亭曰『罔极』,春秋祭祀,哭亭上。
惟慢葬是惧,敢以是私于下执事」。
补之曰:「孝哉」!
补之初偕乡书,窃好与鲁诸生学士游,尝已闻崔君贤,乃叙而铭之。
君讳贶,承之字也。
齐丁公伋之裔,食采于崔者,汉以来益蕃,故有双、邯、县、金东西南祖中祖别派,而博陵清河之崔最显。
后散处四方,自唐初修《氏族志》,犹第一。
而君曾大父廷温,隐居安平
安平盖唐志博陵裔,然不知何祖出也。
避胡南徙瑕丘
廷温生继荣,赠大理寺丞
继荣生子良,赠朝奉大夫,君考也。
大夫与其兄之子知侍御史杂事暨,俱进士起家大中祥符间
至君世其科,则嘉祐二年也,而瑕丘之崔始大。
君初调沂州司理参军,再调陈州司法参军,咸以能称。
用举者,迁全椒,又称治。
考满不迁,喟然叹曰:「『余不负丞,而丞负余』,此故吾家斯立蓝田时语也。
吾又倦游土思,安能如丞屈于不己知」!
漫不省事,即谢病去,以秘书省著作佐郎致仕,于时年六十也。
其掾沂州使者檄校士东武东武士豪喜构场屋讼。
异时主司毕事出,或遮道问谁何,不合,或裂榜相诟诼。
主司恐,为中夕张氏名,州遣卫,乃得去。
人语君故,君不恤,将出辟户,众汹而前,鬨堂下索榜。
君徐语吏示之,曰:「某第一,某次」。
咸相顾,若厌者。
君即命冠带骑而去。
而所取第一者,后贵为宰相,则故赵公挺之也。
其掾陈州,守侍读范公镇最厚君。
君议法,多附经平反,范公大儒,慎许可。
察君知书长者,欲奏使教授诸王宫,君辞寒士不足范宗室贵者。
范公叹赏,乃以治剧荐之。
其令全椒,以其家居谆谆语其子弟者语其民,使知孝悌力田相亲睦,故讼少盗衰。
初,君常自痛禄不及亲,既告休,以恩迁奉议郎,勋飞骑尉,服五品,累赠其考秩大夫,妣任氏金华县太君
因愀然语人曰:「吾无他时捧檄欢,今幸以登朝贲,往者哭告吾考妣墓,不恨矣」。
配马氏,仙源县
继时氏,旌德县
皆前卒。
三男子:礼、藻、禔,皆举进士
藻前卒。
二女子,归孔燮、孔壳。
燮,赵州司理参军
壳,进士
诸孙男女十四人。
卒后八年,大观元年闰十月壬寅,葬兖州龚丘县万岁乡之三埠村其先茔之南。
君为人敏达庄重,言行不欺,为乡闾所推许。
学喜言经,工为诗赋,蚤有名誉。
所严事徂徕石介,善姜潜颜复,皆鲁儒知名士,与相切磋论议。
又自以其学教授子孙族人,率有名第修立。
家故饶裕,而澹泊无声伎娱。
贫无食,病无医药,死不能葬者,皆从君,甚有恩。
杜门萧散,忘怀得失,年八十五乃殁,故鲁人高之以此。
补之尝谓士之奔竞,始于尚科举。
唐以来,士相教语曰「速化」,俗贯习久,不复止。
童子足始践场屋,则增其年,曰可蚤入仕;
稍长,则更损焉,曰休老尚可引岁月。
如君蚤弃事,家居二十五年,死而曰不恨。
补之不能知天下之远何如,此吾东州所未有,何必他奇节异行然后为贤?
徒使人相谓知止,亦足以愧窘拘之士什伯矣,是宜铭。
铭曰:
道何必远?
入孝出悌,可以为宗族师
艺何必多?
馀力学文,可以为一世资。
惠何必及天下?
修之身,可以为政事施。
其大既师,其小亦施。
抑八十五而殁,其又何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