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寿安县太君公孙氏行状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一、《鸡肋集》卷六二
尚书虞部郎中、赠中散大夫南阳晁公讳仲参之夫人公孙氏,其先梓州郪人,后徙棣州商河。
讳渥梓州录事参军,曾祖也。
讳昉莫州莫县主簿,祖也。
讳简秘书丞群牧判官,考也。
秘书君直谅有文,疾恶如风,尝召见论事,忤真宗旨,出为建德
前令死,二女不能嫁,为嫁之,夫皆仕,登朝。
秘书君以群牧判官京师,一子亦死,独女三人。
其母长安县君常氏,有贤操,日夜诲三人以女德,起居惟谨,故三女皆卒为士妻。
季则夫人。
幼审详有威仪,燕处如齐,不妄訾笑,人以为天资近礼。
其归晁氏,文元公文庄公在朝,而舅尚书公方显用,晁氏隆盛,诸妇固多贤世,而夫人尤恭俭敬戒,夙夜宫事不违,衣服饮食无华好,内外言不交于阃,非晨昏定省、祭祀享饪不下堂
老者曰「善事我」,幼者曰「抚我恩」,姒娣曰「是宜为我仪也」。
中散公清德,涖官有声名,尝摄舒州
有之远官者,遇风,船坏暴江上,穷无依,挈其妻孥投公。
夫人亲解衣衣之,不足则并取女妇衣与之,大小皆有衣,乃去。
盖急人之难如此,近秘书君之风也。
中散公捐馆舍,夫人奉其柩自江上归,无兼日储,而攻苦食淡,丧葬用如礼,不觉有之。
春秋高矣,岁时飨宴,温克如始嫁妇。
盛暑未尝絺绤,对子孙如宾。
好文史,泛览不倦。
晚知无生说,滋恬淡不累事。
元祐元年六月二日,感疾卒于京师,享年七十有七。
封永康县君,子登朝,又封寿安县太君
四男:子端仁,朝散郎行太仆寺丞
端义,奉议郎,监在京粳米上第九界。
端礼,前泰宁军节度推官,知大名府莘县事。
端智,磁州司法参军,监开封府襄邑县酒务。
五女子:长适前衢州开化县石端,次适奉议郎河北路转运判官杜纯,次适朝散郎直龙图阁权发遣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公事、知庆州范纯粹,次适通直郎签书崇信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胡僧孺
季适恩州清河县田忱,而适田忱者早卒。
诸孙男女十七人,曾孙男女三人。
盖天人之福禄备矣。
诸子将以某年某月某日祔于济州任城县鱼山中散公之墓,且乞铭当世贤君子。
补之于夫人实从孙,自始读书,夫人爱之,诸父曰:「汝当状夫人之行」。
补之涕泣,谨具述世载乡里、令仪淑德可以范闺门、告后人者如右。
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