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贺门下李侍郎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一八、《鸡肋集》卷五六
伏自顷者端亮得谗,留居均佚。
旋失芘休之赖,即怀颠沛之忧。
茫无事倪,若有期会。
沧溟不改,叹自荡之波臣;
天雨何心,笑流行之木偶。
单舟将母,远道遘凶。
忠兼孝以两亏,影与形而相吊。
人理斯酷,生望莫蕲。
矧未至于怨仇,乃重罹于窜辱。
实虞罪垢,更累己知。
故卵翼之惠山隆,而寒暄之仪响阒。
谅惟大雅,阔此细图。
不然孤生,安取今日?
再聆柄任,增激欢悰。
伏惟即日鼎燮劳心,天休助顺。
恭以某官江河致远,柱石扶危。
文能附而武能威,刚不吐而柔不茹。
体和为决,以厉济温,中正而通,优游以法。
谋议远而始验,诚信久而后彰。
故于仁圣之勃兴,复以勋贤而首用。
云行雨施,鱼跃鸢飞
九重开皇极之言,三事起协恭之虑。
不为已甚,乃见至平。
民诵斯言,士知此意。
然有道也,由是广之。
补之禀资甚顽,赋命至薄,驽驾难企,龙门误登。
垂十五年间,挽推已至;
行五十岁矣,跋疐奈何!
抱瑟自怜,毁车欲去。
夺蹊田尚为有罪,况乃初不蹊田;
赦食马犹足求功,而又未尝食马。
涤器不惭市上,受经自所狱中。
糠覈而肥,卑湿亦寿。
似鸮集者多矣,何必更占;
异鸡鸣者有之,惟知不应。
既非意可以遣者,亦往事安足论哉!
第以少尝妄计于进为,老欲不虚于期待。
属重光之抚运,与百执以同升。
偶脱涛渊,稍佐民社。
起死之恩既厚,捐生之誓益坚。
且缘心困而虑衡,更识言难而行讱。
噎因戒食,折自知医。
审曲则全,悟孙以出。
正尔局促辕下,何由颖脱囊中
重惟左右学象先,识际绵炳。
固曰有容所以大,无私谓之王,而惟危故能论心,非几何以成务。
且事有可否易辩,乃人有忠邪难分。
则欲开大中,无忽近虑。
疏岂皆异,同未必亲。
袁盎始议绛侯,后更获助;
郑朋初通萧傅,卒反见伤。
若此实繁,胡可概视?
察就义若渴之故,审应问如响之情。
借曰比常好先,亦意随必有事。
造次启沃,终始持循。
显则欲马不败群,隐则欲木无藏蠹。
公是若建,朋党必消。
如此而后,天下国家蒙远猷,大夫卿士无遗患。
观海恐漫,睨柯足知。
虽未乏戴崇宴见后堂之顷,然可无陆贾微言深念之间。
窃自比龟智能灵人,诚不思蚕饱不为己。
乃曹丘顾金,掠美则安敢;
鲁连解纷,无取其庶几。
亦有命焉,非所期也。
更望日问,益被眷图,蚤正冢司,大庇群品。
岂惟一士,独至私?
方戒寒凉,尚赊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