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再见苏公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一七、《鸡肋集》卷五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六七、《八代四六文钞》第三一册、《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八、《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某再拜上书某官阁下。
昔者尝有言于左右,而未获奉教,不敢进亦不敢退,辄复俯心下首,因门下人,以求毕其区区之说,而少试其愚,阁下容察之。
某少驽野,不喜学,及冠,非有闻于道德也。
顾尝自信,以谓尊其所知则明,而狃于所习则昏。
一逐纤缟而鬻狐裘,入楚市而为秦语,人皆笑之,自以为得也。
虽然,不佞生十五年,知读阁下书。
阁下盖尝自谓学出于孟子矣。
孟子之学,以详说者为说约,而执中者为近之,远以知天事一,大以观海之澜,而近取于牛山之木,小得于食槁之蚓,兼陈杂举,而会归于理,则其所统者可知。
补之不能识阁下之心,而窃观其为文,豪重敢决,旁肆横发,呼吸阴阳,出入鬼神,愕然莫穷其指意之所施。
伏而悸,仰而思,恍乎若目前之所尝闻而未晤,每睹而不识者,而皆会于吾前。
又如入深山,行大泽,以观风云之相遭,奔腾交会,窈冥昼晦,摇川震谷,蹶木发屋,忘其岐道之所从,城郭之所向。
而顷之雷止雨息,光景复开,则四海一色,物象皆还矣。
以是察阁下胸中千变万态,不可殚极。
而要萦纡曲折,卒贯于理,然后知阁下所之为自许者,不诬也。
天下之士,方且争雄斗妍,自立门户,则虽有服天下之名,而信阁下之实者,又乌能一一识阁下之心舒而博、卷而约者哉?
夫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朝之所贵,名之所归也,市之所趋,利之所聚也。
某诚欲有求于名邪,则方王公大人,高门垂箔,跃马疾驱,言语咳唾,足以荣辱后生者,皆可以柔声而乞亲,摇尾而乞怜也。
诚欲有求于利耶,则非特阳翟之大贾,滇蜀之野人,其智皆可祖,其术皆可传也。
于此无所争,乃独伥伥然欲抱其所知以求伸,即其所慕,而愿师其言,名数通于将吏,而足两及于君子之庭,阁下察某之独何为哉?
夫冠鸡佩瑕之由、货殖游说之赐,生异乡,识异趋,而使不得夫子而为之托,则才不才,固未可议也。
是以司马子长积怨发愤,思附青云之志者,岂虚言也!
补之不佞,切眷眷于是矣。
夫九九之术,非可以推天而测地,而千金之骨,非可以越涧驰坂也。
然齐侯纳之,燕昭市焉,何则?
盖将因小以来大,借虚以招实邪。
有人焉,其学既不为九九之贱,而其质又不若朽骨之无用也,而终己絜诚,以求出于阁下之门,不识阁下其庸何说以拒之邪?
必曰:待其从容也,而后尽其声,则补之犹将升堂攀木而一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