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净名斋记1098年8月望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宝晋英光集》卷六、《宝晋山林集拾遗》卷四、《米襄阳遗集》卷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七○、《名山胜概记》卷八、《古今游名山记》卷四、《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三、乾隆《镇江府志》卷四五、道光《高要县志》卷一一、道光《京口山水志》卷三、《北固山志》卷一二、光绪《丹徒县志》卷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带江万里,十郡百邑,缭山为城,临流为隍者,惟吾丹徒
重楼参差,巧若图刓,地灵极倪而云霞出没,星辰挂腹而天光不夜,高三景、小万有者惟吾甘露。
东北极海野,西南朝数山者谓之多景。
然台殿羽张,宝堵中盘,五州之后,与西为阻。
若夫东眺京岘,西极栖霞,平林坡陀淮海之域,远岫隐见滁泗之封。
洪流东折,白沙之云涛如线;
大碛南绝,中澪之屃赑蔚起。
笮山之隙,岧峣双耸;
五州之外,崚嶒千叠。
黄鹤宝势,珠捧于豆;
长山异气,龙矗于天。
晨曦垂虹,时媚于左;
长庚纤月,每华其右。
千林霜落,万岭雪饶,春聚于西郛、而留于南岩者,惟吾净名。
天下佳山水固多矣,在东南则杭以湖山障其境,洪以西山弥其望,潭以岳麓周其区,皆一山也,而望两邦。
逮穷荒迢递,发周羽皇之叹者有之矣。
百川汇流而赴北,既浚既渊,亦沃亦荡也;
多山引岭而趋东,且列且驱,各群各丑也。
吾斋在万井之中,半天之上,乃右卷而一揖焉,此其所以得山川之多而甲天下之胜也。
至若水天鉴湛而博望弭槎,葭苇榔鸣而詹何投饵。
洪钟动而飞仙下,疾飙举而连山涌。
地只听法,水怪效珍。
鹏云压山,海气吞野,纤云漏月,清籁韵松,兜罗密而灵光生,阴雾合而大霆走。
瑰奇忽恍,又不可得而详言之。
襄阳米芾字元章,将卜老丹徒,而仲宜长老以道相契。
内阁蒋公颖叔以诗见寄云:「京尘汩没兴如何,归棹翩翩返薜萝
尽室生涯寄京口,满床图籍锁岩阿。
六朝人物东流尽,千古江山北固多。
为借文殊方丈地,中间容取维摩」。
于是宜公以其末句命名余居,亦冀公之与余同此乐也。
余今来也,岁时在其间;
去也,自笔藏为图。
念老矣,无佳句压其胜,后之登吾斋、览吾胜者,得不为吾赋乎?
元符纪元八月望日,涟漪郡嘉瑞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