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土兵之利奏政和三年 宋 · 何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四、《宋史》卷一九○《兵志》四、《荆川稗编》卷一一七、《古今图书集成》戎政典卷六一
自古行师用兵,或骑或步,率因地形。
兵法曰:「蕃兵惟劲马奔冲,汉兵惟强弩掎角」。
盖蕃长于马,汉长于弩也。
今则不然。
西贼有山间部落谓之「步跋子」者,上下山坡,出入溪涧,最能踰高超远,轻足善走;
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
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
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
此西人步骑之长也。
我诸路并塞之民,皆是弓箭手地分,平居以田猎骑射为能,缓急以追逐驰骋相尚。
又沿边土兵,习于山川,惯于驰骤。
关东戍卒,多是硬弩手及摽牌手,不惟捍贼矢,亦可使贼马惊溃。
此中国步骑之利也。
至道中王超丁罕等讨继迁,是时马上用弩,遇贼则万弩齐发,贼不能措手足而遁。
元丰间刘昌祚等趋灵州,贼众守隘,官军不能进。
于是用牌子为先锋,贼下马临官军,其势甚盛,昌祚等乃以牌子踢跳闪烁,振以响环,贼马惊溃。
若遇贼于山林险隘之处,先以牌子捍贼,次以弓强弩与神臂弓射贼先锋,则矢不虚发,而皆穿心达臆矣。
或遇贼于平原广野之间,则马上用弩攒射,可以一发而尽殪。
牌子与马上用弩,皆已试之效,不可不讲。
前所谓马奔冲,强弩掎角,其利两得之,而贼之步跋子与铁鹞子皆不足破也。
步兵之中,必先择其魁健材力之卒,皆用斩马刀,别以一将统之,如唐李嗣业用陌刀法。
遇铁鹞子冲突,或掠我阵脚,或践踏我步人,则用斩马刀以进,是取胜之一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