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君子终日乾乾论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四、《淮海集》卷二三、《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四、《璧水群英待问会元》卷一五、《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天任命,人任力。
君子之道,原于天而相之以人,安于命而辅之以力。
故凡乘势以应变,因时以立功,虽一听于自然,而进德修业,未始不以自彊不息为主。
何则?
力有所不尽,则未可以言命;
而人有所不至,则未可以言天故也。
《乾》九三所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者,盖亦以此矣。
夫《乾》三以不中之位,据重刚之险,前有五之可至,后有二之可终。
非所至而至则失义,非所终而终则失几。
失义则骄,失几则忧。
于时也,可谓危矣,可谓难其处矣。
此其所以终日乾乾而夕犹惕若也。
日者有为之时,夕者无为之时也。
于有为之时,乾乾以致其力,于无为之时,则惕若以致其心。
夫乱生于所忽,治生于所忧。
安安者危,亡亡者存,固天之理也。
外既有以致其力,而内又有以尽其心,然则德其有所不进,业其有所不修,而过其有所不补者乎?
故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孔子亦曰:「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也」。
《易》曰:「无咎者,善补过也」。
盖当勇于进,而安于苟简,而不能果于自彊,能以无咎者,寡矣。
呜呼,非深知天人力命之说者,何足以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