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臧洪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三、《淮海集》卷二一、《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二、《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三
臣闻臧洪袁绍不救张超,绝不与通,至于败死。
以臣观之,洪实游侠之靡也,岂臣子之义哉?
何则?
夫欲生而恶死,天下之真情也。
然古之君子,或捐躯命,弃亲族,不为苟得者,非不欲生,以其所欲有甚于生而已;
触鼎镬,冒锋镝,患有所不避者,非不恶死,以其所恶有甚于死而已。
使其所欲未有甚于生,所恶未有甚于死,则君子岂有矫世绝俗,拂其所谓真情者耶?
《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君子之常也。
传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君子之变也,不得已而为之者也。
世衰道微,士大夫讲学不明,于是始惑于轻重趋舍之际,徒知保身之为易,杀身之为难,不知妄死之与苟生,其失一也。
齐有崔氏之难,其臣死者十有馀人,晏子独以为「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晏子之言论之,张超而死者,果何为也?
曹操吕布皆汉之奸臣,然方是时,挟天子,其势为顺,背朝廷,其势为逆。
使去逆就顺,弗为救,犹或可责,矧叛而归,安能责其不救乎?
张超、袁绍之于,虽交有故新,遇有薄厚,然受其表用,则皆主也。
使旧主为新主所杀,绝之而致死,犹或近义,矧灭者曹氏,焉得与为仇乎?
由是言之,张超而死者,果何谓也?
孔融尝为管亥所困,太史慈为突重围,求救于先主,先主从之,遂解都昌之急。
盖是时俗尚名节甚矣,天下之士惟以然诺不终为愧,祸乱不解为耻,厥志有在,生死以之,故事成则为太史慈,不成则为臧洪
以臣子之义责之,皆罪人也。
扬子要离为蛛螫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者耶。
孟子曰:「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若数子者,可谓伤勇矣,亦足以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