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任臣(上)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九、《淮海集》卷一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臣闻明君之御臣也不致疑,忠臣之事君也不避嫌。
嫌疑之事,皆出于奸臣庸君,度量狭隘,心意颇僻,不能以至诚相期而已。
古之人有自举其身者,有举其子者,有举其弟者,有举其侄者,有举其内外之亲旧者,而其君不以为疑,其臣不以为嫌者,何哉?
以其所举者当而已矣。
汉宣帝欲击先零,问谁可将者,赵充国曰:「无如老臣者矣」。
宣帝用之,遂破先零
此所谓自举其身者也。
晋君问孰可为国尉,祈奚曰:「午也可」。
君曰:「非子之子耶」?
对曰:「君问可否,不问子也」。
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
此所谓有举其子者也。
李石当国,荐弟福可任治人,繇监察御史户部侍郎
此所谓有举其弟者也。
晋求文武良将,谢安以其侄幼度应举,郤超闻而叹曰:「违众举亲,明也」。
幼度不负举才也,果破苻坚淝水之上。
此所谓有举其侄者也。
崔贻孙为相,未踰年,除吏八百,莫不谐允。
德宗曰:「人言卿拟官多亲旧,何」?
对曰:「陛下令臣进拟庶官,夫进拟者,必悉其材行,如不与闻,何由得其实」?
此所谓有举其内外之亲旧者也。
此数子者,皆内有以自信,外有以信于人,仰无所愧,俯无所怍,其视身也与人等,其视子弟亲旧也,与不相谁何者等,故能立功于当年,垂名于后世,千载之下,想见其风。
向使念瓜李之小嫌,忘事君之大节,匿名迹,远权势,心知其然而不敢发,则与粪壤同朽耳,尚何功名之立哉?
陛下即位以来,委政于六七大臣,其人自以旷世遭遇,莫不悉心竭力,知无不为,言无不尽,可谓千载一时之嘉会也。
而臣窃有所不然者,未能去用亲之嫌而已。
奇材异行,实为时辈所见推者,一涉大臣之亲,则相顾缪悠,莫敢援之以进。
幸而不顾进之,则谏官御史之章,相随而至矣。
臣以为此风一成,非圣朝之事也。
何则?
大臣之亲,嫌而不用,则侍臣之亲,亦当嫌而不用,引而下之,至于台省寺监之官,推而广之,至于漕刑郡县之吏,其亲者皆嫌而不用矣。
夫奇材异行不常有于天下,幸而有焉,又以亲与嫌而弃之,则是非得草莱岩穴之士,终不用也。
西汉之韦氏、平氏东汉之袁氏、杨氏、唐之韦、杜、苏、李、陆、萧诸氏,皆兄弟为三公,父子为宰相,盛者至与国相始终,其间建功立业,号为名臣者,盖不可胜数,奈何专用草莱岩穴之士哉?
愿诏中外之臣,惟贤是进,惟不肖是退,而勿以用亲为嫌。
谏官御史,惟进退之当否是察,而勿以亲嫌为劾,则天下之奇材异行,庶乎皆得而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