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学士1078年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六、《淮海集》卷三七、《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史院学士阁下:某愚不自揆,窃尝以谓衣冠而称士者,宜有以异于流俗,而以古人自期。
故凡方册所载,简牍所存,不见则已,苟有见焉,未尝不熟诵其文,精覈其义,纵观其形势,而私掇其英华。
敝精神,劳筋力,不能自休已者,十年于兹矣,然志大而才不掩,事左而身益困。
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操数寸之管,书方尺之纸,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而己独碌碌,抱不售之器,以自滨于饥寒。
乡人悯其愚而笑之,干禄少年至指以为戒,虽某亦自疑焉。
因计曰:剑工之惑剑,剑之似莫耶者,惟欧冶能名其种
玉工之眩玉,玉之似碧芦者,惟猗顿不失其情。
夫宗工硕儒,亦后进之欧冶、猗顿也,何重惜一见,以质其胸中之疑乎?
于是试取其所为文投执事,而诸公见之乃大称借,以为非世俗之所知,复激劝之,使卒其业。
前辈诸公在东南者,多得与之游焉。
然某之私意,尚有所不满者,独以未见阁下也。
前日复衣食所迫,求试有司,遂得进谒左右,属宾客盛集,不获荐其区区。
方谋继见,而阁下固已得其鄙文于从游之间,伏蒙猥赐荐宠,以为可教,亦如诸公所云。
某于是自决不疑,益知前志之不谬,俗议之不足恤,而古人为可信也。
古之人有立行著书而举世莫或知者,犹业之如故,以俟后之君子,况不至于是者耶?
天不为人恶寒而辍其,地不为人恶险而易其广,君子不以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某虽不肖,窃诵此久矣。
自摈弃以来,尤自刻励,深居简出,几不与世人相通。
独念昨出都时,会阁下在告,私怀惓惓,有所未毕。
适有西行之便,故复略而陈之,并以近所为诗文合七篇献诸执事
伏惟阁下道德文章,为一时君子之所望,鄙陋之迹,固已获进于前日矣,宜更赐指教,水导而木植之,使驽骖蹇服,知所趋向,不缪于先进之迹,亦君子乐育人材之义也。
惟深赐怜察,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