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天下大势可畏者五疏元祐六年七月 宋 · 贾易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一、《宋史》卷三五五《贾易传》、《历代名臣奏议》卷四一
臣窃以天下大势可畏者有五,而旱乾、水溢、日星谪见无所与焉。
一曰上下相蒙,而毁誉不以其真。
二曰政事苟且,而官人不任其责。
三曰经费不充,而生财不得其道。
四曰人才废缺,而教养不以其方。
五曰刑赏失中,而人心不知所向。
夫毁誉不以其真,则主听惑,主听惑则邪正无别,君子之道日消,小人之党日进,政化陵迟,乱之所由生也。
言「上下相蒙」,则是人主聪明壅蔽,下情不上达之谓也,可不畏乎?
夫官人不任其责,则万事隳废,彝伦攸斁,恶吏市奸而自得,良民受弊而无告,愁叹不平之气充溢乎宇内,以干阴阳之和,灾异所从而起也。
言「政事苟且」,则是无复有治道,而奸吏蠹贼靡所不至也,可不畏乎?
生财不得其道,则公私困弊,衣食之源日蹙。
用之于无事之时,然且有患矣;
不幸仓卒多事,则必狼狈穷迫而祸败至矣。
言「经费不充」,则是一切用度皆匮乏,而歛散屈伸无及时预备之计,人情易摇,而根本有微弱之虞也,可不畏乎?
夫教养不以其方,则士气浸弱;
士气浸弱,则节义凋丧,偷合苟容之俗滋长,背公忘君之风益扇,将谁与立太平之基而乂宁王国者哉?
言「人才废缺」,则是士君子无贤智可用之实,而愚不肖充牣于朝,天下所从而否也,可不畏乎?
夫人心不知所向,则以非为是,以黑为白,更相贼害。
爵之以高位而不加贵,僇之以显罚而不加惧,人君之利势无以鼓动四方,徼利苟免之奸、冒货犯义之俗,何所不有?
言「刑罚失中」,则是人无所措手足,奸宄由是而莫禁,可不畏乎?
臣独恨二圣焦劳念治,而天下之势乃如此之弊,任事者不以为忧,是犹寝于积薪之上,火未及然,而自以为安也。
然则兴废补弊、救溢扶衰,岂无策乎?
欲知毁誉真伪之情,则莫若明四目达四聪,使下无壅蔽之患。
谠言直论日至乎前,而谗说殄行无以遁其情,则贤佞邪正皦如白日。
中心湛然,如止水,如定鉴,孰敢欺蔽以售其伪耶?
《书》曰:「知人则哲,能官人,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
何迁乎有苗?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此之谓也。
欲官人皆任其责而政事修明,则莫若询事考言,循名责实。
故四郊不治,则责郡邑之臣,以其无敦本务农之效;
五品不逊,则责师帅之官,以其无承流宣化之绩;
夷狄畔涣,则责之边帅;
狱讼烦苛,则责之士师
盗贼多有,则责之警尉。
群司百官,因任而责实,黜幽而陟明,著以一定之制,则贤能者乐运其才,而疲懦不肖者不敢贪位而尸禄。
《诗》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此之谓也。
生财不逆其道,则莫若敦本业,贱末作,崇俭约,废奢侈,使四方之民各守其业,不见异物而迁。
讲明先王制国用、量入为出之法,行之天下,将使公私富足,而九年之食不匮。
大学》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此之谓也。
欲教养人才必以其方,则莫若辟四门以广详延之路,縻好爵以厉廉逊之节。
明诏公卿大臣,使各举其所知,召对延问,以观其能否,善者随宜而用之,不善者一切报罢。
然则,岩穴无幽隐之贤,朝廷多誉髦之彦矣。
《书》曰:「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
此之谓也。
欲人心皆知向正,则莫若赏以劝善,罚以惩恶,不以亲疏贵贱为之重轻,与天下为画一。
故为善于家者必赏于朝,为不善于幽暗者被罚于显明,所以风动四方而信于天下也。
如此,故民志一定,而放僻邪侈之行不作。
《书》曰:「德明惟明,德威惟畏」。
此之谓也。
举是数者,一以至诚恻怛,力行而无倦,则太平极治之功,何为而不成,何求而不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