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五运六气论 宋 · 王当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九、《全蜀艺文志》卷四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三四
五运六气之说,不见于儒者之六经,而见于医家之《素问》。
夫《素问》乃先秦古书,虽未必皆黄帝、岐伯之言,然秦火以前、春秋战国之际,有如和缓、秦越人辈,虽甚精于医,其察天地阴阳五行之用,未能若是精密也。
且夫寒暑、燥湿、风火者,天之阴阳,三阴三阳,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者,地之阴阳,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而五运行于其间,即五行之化气也。
天数中于五,戊居之,地数中于六,巳居之,戊、巳,土也。
化气必以五六,故甲巳化土而居于其首。
土生金,故乙庚次之;
金生水,故丙辛次之;
水生木,故丁壬次之;
木生火,故戊癸次之。
此化气之序也。
地之三阴三阳亦五行尔,而火独有二,五行之妙理也。
盖木王于东,火王于南,金王于西,水王于北,而土王于四维。
戊附于戌而在乾,巳附于辰而在巽,而未之对冲在丑,故辰戌丑未寄王之位也。
未在西南,其卦为坤,其时为长夏,以其处四时之中,吕氏《月令》谓之中央土。
土正王之位也。
春木生火,秋金生水,冬水生木,而夏火制金,生气绝矣。
惟土王于西南,然后以火生土,以土生金,四时之序,循环不穷。
然火方王于午,土遽王于未,则火气必耗,故君火以名,其气温而未热,相火以位。
太阴同处未申之间,奉君令以行暑气,于是火不耗于土,不屈于金,故丙盛则庚伏
此火所以独分君、相之位也。
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日行四周而为二纪。
天以六为节,故气以六期而为一备;
地以五为制,故运以五岁而为一周。
运统一岁于四时之表,气分六位于一岁之中,风雨、燥湿、寒暑,其应有候,其至有期。
然用以占焉,往往不效,非《素问》之无验,用其说者知常而不知变故也。
凡物理有常必有变,虽天地之运动、往来、消息、盈虚,可以逆其必然者常也;
若其变则无所不至,可知而不可必也。
尝试即其常而言之,五太之运是为太过,其至先时;
五少之运是为不及,其至后时。
惟平气则不疾不徐,其至以时,其大略如此。
火运上临少阴,水运上临太阳,木运上临厥阴,金运上临阳明,土运上临太阴,谓之天符。
木运临卯,火运临午,金运临酉,水运临子,土运临四维,谓之岁会。
五太与在泉气同,谓之同天符,五少与在泉气同,谓之同岁会,苦是者其气和。
土运上见少阳,金运上见厥阴,谓之运刑天,若是者其气乖。
此皆五运之常也。
主气各居一步,厥阴主初,少阴、少阳次之,太阴、阳明又次之,太阳主终。
六位不迁,客气与岁推移,子岁太阳之水为初,丑岁厥阴之木为初,迭相往来。
而少阳为气之初,乃在太阴之后,半岁已前,司天主之,半岁已后,在泉主之。
其大略如此。
若其情则有相得不相得,其位则有顺有逆。
相得者木火相临,火土相临之类也;
不相得者金木相临,水火相临之类也。
父临子则顺,木居少阳之位是已;
反此则寒,水居金位,斯逆矣。
君临臣则顺,君火居少阳之位是己;
反此则相火居君火之位,斯逆矣。
此皆六气之常也。
及论其变,则有正有邪,于是有变有胜,有复有郁,有发有淫。
有承当时而行者正也,非时而行者邪也;
当时而行其过则为变,非时而行其至则为胜;
其救则为复,抑而不伸则为郁;
郁而怒起则为发,陵其所胜则为淫;
极而必反则为承。
假如太角之化为启,坼而变为摧拉;
太徵之化为暄,燠而变为炎烈,正化之为变者然也。
少角木气不足,清胜而热复,少徵火气不足,寒胜而雨复,邪化之正复然也。
寒甚而无阳焰,是为火郁;
热甚而无凄清,是为金郁,抑而不伸者然也。
水郁而发则为冰雹,土郁而发则为飘骤,郁而怒起者然也。
风淫所胜则克太阴,热淫所胜则克阳明,陵其所胜者然也。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湿土之下,风气承之,极则有反者然也。
然摧拉之变,不应普天,悉皆大风;
炎烈之变,不应薄海,悉皆燔灼;
清气之胜,不应宇宙,无不明洁;
雨气之复,不应山泽,无不蒸溽。
郁也、发也、淫也、承也,其理皆然。
凡此者其应非有候,则有不时而应者矣;
其至非有时,则有卒然而至者矣。
是故千里之远,其变相似者有之;
百里之近,其变不同者亦有之。
即其时、当其处、随其变而占焉,则吉凶可知,况《素问》所以论天地之气化者,将以观其变而救民之疾也。
夫大而天地,小而人之一身,五行之气皆在焉。
天地之气有常无变,则人亦和平而无疾;
天地之气变而失常,则疾厉之所从出也。
是故木气胜则肝以实病,脾以虚病;
火气胜则心以实病,肺以虚病。
此医者所能致察,儒者不得其详也。
至于官地、理阴阳、顺五行,使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和平之气行于两间,国无水旱之灾,民无妖孽之疾,此儒者所当致察,医家未必能知也。
《素问》亦略言之矣。
五行之精,是为五纬,与运气相应,有岁星,有辰星,以察其行之逆顺而占其吉凶。
然必曰德者福之,过者罚之,则是运气之和平而为休祥,有德者召之也,运气之乖疾而为灾眚,有过者致之也。
虽然,其说略而未详,吾儒之经则详矣。
《洪范·九畴》始于五行,中于皇极,终于五福六极。
圣人建极于上,以顺五行之用,是以天下之民有五福而无六极。
有五福皆可以康宁矣,无六极皆免于疾病矣。
此其道固有行乎运气之外者,是谓大顺。
成周之时尝见之,《由庚》之诗作,而阴阳得由其道;
《华》之诗作,而四时不失其和;
《由仪》之诗作,而万物各得其宜。
此建皇极、顺五行,使民有五福、无六极之验也。
是故《素问》方伎之书,而《洪范》则圣人经世之大法也。
知有《素问》不知有《洪范》,方伎之流也;
知有《洪范》不知有《素问》,儒者或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