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读字源小说 北宋 · 吕南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灌园集》卷一七、《小学考》卷一二
余读曲台经,至《学记》篇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未足以动众」。
于是废书而叹曰:嗟乎,先王之深意,秦汉学士亦有得之者乎?
古者以言明道,而以文正言,又以书致文也。
致因欲正,正因欲明,其事固如此,然而意得道忘,则未始闭滞于言。
彼字以致书,何执之有,趋于达事而已。
达则得,得则忘,字虽有体,义不以害也。
六经之文备于晚周,而孟子、荀卿与夫百家诸子之辞,相与援引,而句字未尝同。
彼盖知夫在理,而不在字也。
自六书之名起,论者槩之以为分张本末,顾亦是矣。
而后儒之生,患无以成问学,更从而为之辞,欲废其五而归其一,牵合之风,从是长矣。
康成之学,得于求善良者也;
许慎之学,得于发虑宪者也。
皆不知先王之所贵不在于此。
林罕区区出其后,其亦勇于謏闻者乎!
呜呼,先王之深意亡矣,于乎何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