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庐江隐侯泽墓志铭政和七年十二月 北宋 · 张商英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四、《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一
仙井何氏,为仁寿县之石马封人,盖十世矣。
六世祖琇,节操不群,孟蜀迫知遂川,非其好也。
蜀平,隐遁自晦。
琇生得中,得中生保廉,保廉生仲素
世以儒术,训迪子孙,居乡党以行义称,悍邻凶人,望风而化,寇盗充斥,相戒不入其里。
仲素隐侯讳泽字景之
天姿乐易,喜人之喜,如自己出;
赴人之急难,甚于救水火。
居家终日危坐,衣冠俨然,家人不见有惰容。
娶同郡喻氏,生二子,曰彦伯彦材
彦伯早死,彦材父子力学。
元祐某年某月某日,隐侯卒,年六十。
彦材有子六人,皆治经,为郡舍诸生,曰棠、曰㮚相次登进士第
㮚以殿前对策,为天下第一。
政和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始克葬隐侯于郡之蓝田石门陇。
㮚以予为乡里老夫子,言不欺而信于人,来求墓志铭,词曰:
三代之时,中国所治者,五服之外谓之要荒。
区域隔绝,风俗向背不一,而名山大川之气,含蓄壅遏而不宣,其见于世闻,发为人用,往往不过珠玉宝贝、黄金盐铁之富而已。
秦开三十六郡,东南至于海、岳,西彻于岷、剑。
其后英雄豪杰之割据,衣冠人物之流寓,地气稍稍通达,而山泽英粹之气,时为贤人君子、文学才俊之士。
吾尝五十年前考试于怀仁郡,望其层峦叠岭、长冈大阜蔓延起伏之形势,有如牛头之昂视、马领之挺长者,意其必有异人也。
俯而视之,见井釜相望,黑烟亘空,运泉若飞,则咸鹾之利,充被全蜀。
予立马久之,吁嗟曰:「地气泄矣,其钟于人也必缓,岂有时而兴耶」?
予去蜀五十馀年,乃闻有何氏子,累世读书应举,比年相继成名,而㮚也遂能以长策大对,为多士举首。
以此观之,岂非山川之气,为之以人力者,利近而功速;
钟之于人者,必待其世世之修蕴,服仁义,行忠信,诵诗书,畏廉耻,笃孝友,而子孙弟侄,济济恂恂,不流于小人之域,然后生一人则为英为俊,为显为贵,岂特作咸之利云乎哉?
彦材有子六人,棠也今为宣教郎洺州教授,㮚也今为主客郎官,四人在舍学,皆有誉。
勉之勉之,念乃祖先厥考之积累勤苦,无忘吾五十年前之记嘱,凡作一事,吐一议,必稽六经之训。
一旦遇大用于时,与生民为福,为缙绅衣冠,为领袖,则剑岭以南,光彩焕赫,老夫亦与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