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宫保元祐六年十二月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三、《栾城后集》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维元祐六年岁次辛未十二月乙卯朔二十日甲戌中大夫、守尚书右丞苏辙谨以清酒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太子太保致仕张公四丈之灵。
之方冠,公守西蜀
时予先君,幅巾田服
尺书见公,一见而知。
曰此鸿鹄,困于棘茨。
君亦嘻嗟,世莫知我。
孰谓斯人,独明且果?
顾我与兄,复往从之。
少未更事,见亦弗疑。
后将有成,达于家邦。
斯言是信,不折不降。
涉世多艰,久而莫伸。
从公陈、宋,庇于有仁。
既博以文,又约以礼。
示我夷易,行不知止。
南迁而还,迎我而笑,世将用子,要至于道。
我曰不然,将复见公。
俯仰六年,斯志莫从。
遗章上闻,匪私尔伤。
庆历之遗,今也则亡。
呜呼!
公之少年,坦然不羁。
自放于酒,竹林是师。
及其从宦,精深粹密,礼家法士,莫见其隙。
公之问学,初亦弗勤,汎然游心,功倍于人。
有疑而问,时罔弗达。
礼则郑产,乐则吴札。
公之行己,色温言厉,卒然相逢,忽若无意。
其所与交,金石弗渝,可以托之,六尺之孤。
公之事君,道大言深。
心所不欲,富贵莫淫。
诡词削草,人亦弗知。
虽罔克用,亦罔克疑。
公老于世,事见于外,人之知公,兹亦其概。
公性静深,灼见安危。
遇物斯应,动获所宜。
退而自养,湛然纯一。
与天为徒,惟道非术。
逮其将亡,言若平生。
寂然委蜕,不怛于行。
道实在天,后必有传。
谓予可教,而亦弗闻。
公入不出,我出不还,而使斯道,忽乎茫然。
呜呼!
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