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臣事策上(第四道)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栾城应诏集》卷七、《文章辨体汇选》卷一九五
臣闻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见天下之患而去之,就其所安而从之,则可久而无忧。
有浅丈夫见其生于东也,而尽力于东,以忘其西;
见其起于外也,而锐意于外,以忘其中。
是以祸生于无常,而变起于不测,莫能究也。
昔者西汉之祸,当文、景之世,天下莫不以为必起于诸侯之太强也;
然至武帝之时,七国之馀,日以渐衰,天下坦然,四顾以为无虞;
而陵夷至于元、成之间,朝廷之强臣实制其命,而汉以不祀。
世祖、显宗既平天下,以为世之所患,莫不在乎朝廷之强臣矣,而东汉之亡,其祸乃起于宦官
由此观之,则天下之患,安在其防之哉?
人之将死也,或病于太劳,或病于饮酒。
天下之人见其死于此也,而曰必无劳力与饮酒,则是不亦拘而害事哉!
彼其死也,必有以启之。
是以劳力而能为灾,饮酒而能为病,而天下之人岂必皆死于此?
昔唐季、五代之乱,其乱果何在也?
海内之兵各隶其将,大者数十万人,而小者不下数万。
抚循鞠养,美衣丰食,同其甘苦,而顺其好恶,甚者养以为子,而授之以其姓。
故当其时,军旅之士,各知其将,而不识天子之惠。
君有所令,不从而听其将;
而将之所为,虽有大奸不义而无所违拒。
故其乱也,奸臣擅命,拥兵而不可制。
而方其不为乱也,所攻而必降,所守而必固,良将劲兵遍于天下,其所摧败破灭,足以上快天子郁郁之心,而外抗敌国窃发之难。
何者?
兵安其将,而乐为用命也。
然今世之人,遂以其乱为戒,而不收其功,举天下之兵数百万人而不立素将
将兵者无腹心亲爱之兵,而士卒亦无所附著而欲为之效命者。
故命将之日,士卒不知其何人,皆莫敢仰视其面。
夫莫敢仰视,是祸之本也。
此其为祸,非有胁从骈起之殃,缓则畏而怨之,而有急则无不忍之意。
此二者,用兵之深忌,而当今之人盖亦已知之矣。
然而不敢改者,畏唐季、五代之祸也。
而臣窃以为不然。
天下之事,有此利也,则必有此害。
天下之无全利,是圣人之所不能如之何也。
而圣人所能,要在不究其利。
利未究而变其方,使其害未至而事已迁,故能享天下之利而不受其害。
昔唐季、五代之法,岂不大利于世?
惟其利已尽而不知变,是以其害随之而生。
故我太祖太宗以为不可以长久,而改易其政,以便一时之安。
为将者去其兵权,而为兵者使不知将。
凡此皆所以杜天下之私恩而破其私计。
其意以为足以变五代豪将之风,而非以为后世之可长用也。
故臣以为当今之势,不变其法,无以求成功。
且夫邀天下之大利,则必有所犯天下之危。
欲享大利,而顾其全安,则事不可成。
而方今之弊,在乎不欲有所摇撼而徒得天下之利,不欲有所劳苦而遂致天下之安。
今夫欲人之成功,必先捐兵以与人;
欲先捐兵以与人,则先事于择将。
择将而得将,茍诚知其忠,虽举天下以与之而无忧,而况数万之兵哉!
昔唐之乱,其为变者非其所命之将也,皆其盗贼之人所不得已而以为将者。
故夫将帅岂必尽疑其为奸?
要以无畏其择之之劳,而遂以破天下之大利。
盖天下之患,夫岂必在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