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汉文帝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栾城后集》卷七
老子曰:「柔胜刚,弱胜强」。
汉文帝以柔御天下,刚强者皆乘风而靡。
尉佗称号南越,复其坟墓,召贵其兄弟。
去帝号,俯伏称臣。
匈奴桀敖,陵驾中国。
屈体遣书,厚以缯絮,虽未能调伏,然兵革之祸,比武帝世十一、二耳。
吴王濞包藏祸心,称病不朝,赐之几杖。
无所发怒,乱以不作。
使文帝尚在,不出十年,亦已老死,则东南之乱无由起矣。
景帝不能忍,用晁错之计,削诸侯地,因之号召七国,西向入关。
汉遣三十六将军,竭天下之力,仅乃破之。
言:「诸侯强大,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削之反疾而祸小,不削反迟而祸大」。
世皆以其言为信,吾以为不然。
诚如文帝,忍而不削,必未反。
迁延数岁之后,变故不一,徐因其变而为之备。
所以制之者固多术矣。
猛虎在山,日食牛羊,人不能堪,戈而往刺之。
幸则虎毙,不幸则人死,其为害亟矣。
晁错之计,何以异此?
若能高其垣墙,深其陷阱,时伺而谨防之,虎安能必为害?
此则文帝之所以备吴也。
于乎,为天下虑患,而使好名贪利小丈夫制之,其不为晁错者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