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刘长安1060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栾城集》卷二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九四、《古文集成》卷一八、《观澜文集》乙集卷一二、《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二八、《八代文钞》第三○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辙闻之,物之所受于天者异,则其自处必高;
自处既高,则必趯然有所不合于世俗。
盖猛虎处于深山,向风长鸣,则百兽震恐而不敢出;
生于高冈,散柯布叶,而草木为之不殖。
非吾则尔拒,而尔则不吾抗也。
故夫才不同则无朋,而势远绝则失众。
才高者身之累也,势异者众之弃也。
昔者伯夷、叔齐已尝试之矣,与其乡人立,以其冠之不正也舍而去之。
夫以其冠之不正也舍之而去,则天下无乃无可与共处者耶?
举天下而无可与共处,则是其势岂可以久也?
苟其势不可以久,则吾无乃亦将病之?
与其病而后反也,不若其素与之之为善也。
伯夷、叔齐惟其往而不反,是以为天下之弃人也。
伯夷之不吾屑而弃伯夷者,是固天下之罪矣;
而以吾之絜清而不屑天下,是伯夷亦有过耳。
古语有之曰:「大辩若讷,大巧若拙」。
何者?
惧天下之以吾辩而以辩乘我,以吾巧而以巧困我,故以拙养巧,以讷养辩。
此又非独善保身也,亦将以使天下之不吾忌,而其道可长久也。
今夫天下之士,辙已略观之矣。
于此有所不足,则于彼有所长;
于此有所蔽,则于彼有所见,其势然矣。
仄闻执事之风明俊雄辩,天下无有敌者,而高亮刚果,士之进于前者莫不振栗而自失,退而仰望才业之辉光,莫不逡巡而自愧。
盖天下之士已大服矣,而辙愿执事有以少下之,使天下乐进于前而无恐。
而辙亦得进见左右,以听议论之末,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