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再乞罪许将元祐五年十一月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二○
臣近奏论傅尧俞韩忠彦许将三人事,内尧俞忠彦以职事忿争,至相论列,失大臣之体。
臣备位执法,理当诘问。
今既杜门请罪,陛下矜而贷之,臣不敢更加弹奏。
惟有许将,先与同列共议,进拟管军臣僚。
及至上前,窥见圣意,即背始议,以求希合。
退为除目,若不同,亦当明言于众,俟别日再上取旨。
今乃阴入劄子,以倾众人,用情险诐,意不由公。
而与尧俞忠彦得同押入视事,公议惊怪,以为罪既不伦,而例蒙恩贷,众心不服。
若使每事先且雷同,及至帘前,伺候上意,徐乃异论,以为忠直,则今后谁敢安意肆志,为国谋事?
况今太皇太后陛下听政帏幄,皇帝陛下恭默自养,当此之时,左右前后宜得重厚正直之臣,托以心腹,宁使靖重椎鲁有不及事之忧,不容阴邪险躁有相倾夺之害。
今将之为人,见得忘义,顷自擢居丞辖,常欲卖众自售,包藏祸心,遇便辄发。
今幸社稷之灵,因此一事,使臣早发其奸。
陛下若又包涵,不忍斥逐,使之久在政府,万一事有重于差除管军,利有大于陷害同列,得伺隙窃发,以要大利,臣虽欲效愚忠,言已无及矣。
伏乞陛下为社稷远虑,除此佞人,以弭中外之患。
臣蒙被圣眷,擢冠言路,若见奸而不击,则负陛下多矣。
鈇钺之诛,所不敢避。
〔贴黄〕许将前后奏对,外人本不知之,缘自以为功,对其亲旧称述。
胡宗回晁端彦二人为臣具道子细,盖将之轻脱如此。
〔又贴黄〕唐令狐峘礼部侍郎宰相杨炎为故相杜鸿渐子封求宏文生,谢使者曰:「得公手书」。
得以识,不疑,书送之。
即奏曰:「宰相迫臣以私,从之负陛下,不从则害臣」。
帝以诘具道所以然。
帝怒曰:「此奸人,无可奈何」。
欲杀之,苦救,贬衡州别驾
本朝至道二年李继迁众万人寇灵州,上召宰相吕端等出手诏付之曰:「灵州孤绝,救援不及,贼迁猖獗,未就诛夷」。
令各述利害来上。
时上有意弃灵州,既而悔之。
吕端奏曰:「张洎不过希陛下意欲弃灵州耳」。
奏上,果引汉弃造阳、朱崖事劝上,上怒,以其奏还之,谓吕端曰:「张洎有奏,果如卿料,已还之矣」。
古今明主所以深恶臣下反覆希合者,为其借公议行私意,所怀深崄,不可测知,不早除去,诚贻后患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