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御试策题劄子(二 绍圣元年三月1094年3月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栾城后集》卷一六、《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四、《宋名臣奏议》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近以御试策题有欲复熙宁元丰故事之意,寻具劄子论先帝所行善政,见今遵行者自已非一;
其间事有过差,元祐以来随宜修改以安天下者,正是子孙孝敬之义。
未审陛下以臣言为然否?
臣窃观自陛下亲政于今已是半年,臣等日侍清光,若圣意诚谓先帝旧政有不合改更,自当宣喻臣等,令商议措置。
今自宰臣以下未尝略闻此言,而忽因策问进士宣露密旨,中外闻者,莫不惊怪。
譬如家人父兄,欲有所为,子弟有不预知,而亟与行路谋之,可乎?
臣闻两喜必有溢美之言,两怒必有溢恶之言。
喜怒不忘于心,而以议天下之政,必有过甚而不平者。
朝廷虽有今昔之异,其实一家,欲有所为,当爱惜事体,岂可如仇雠之相反惟患不速也哉?
顷者元祐之初,初议改更,亦未免此病,故役法一事,随改随复,数年而后稍定。
臣于此时初为谏官,后为御史,每言差役不可尽行,而河流不可强遏,上下顾望,终不尽从。
陛下以此察之,臣非私元祐之政也;
知事出匆遽,则民受其病耳。
议者诚谓元丰之事有可复行、而元祐之政有所未便,臣愿陛下明诏臣等,公共商议,见其可而后行,审其失而后罢,深以生民社稷为意,勿为此匆匆,则天下之幸也。
取进止。
〔贴黄〕臣窃见章惇昔任枢密使,与司马光争论役法,其言有曰:「免役之法,利害相杂」。
又曰:「见行役法,今日自合改更」。
又曰:「自行免役,所遣使者不能体先帝爱民之意,差役旧害虽已尽去,而免役新害随而复生。
今日正是更张修完之时」。
又曰:「凡改更政事,固有不可缓者,有可以缓者。
京东、西保马,缓一日则民间有一日之害,此不可缓者也。
如役法岁月之间改更了当,诚不为缓」。
陛下谓岂欲破坏元丰故事者哉?
而言犹若此,则元祐改更诚不为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