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择名师主太学元祐元年闰二月 北宋 · 朱光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七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四、《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二八
臣窃以立国家太平之基本者,莫急于人材。
养天下人材之成就者,莫先于庠序。
朝廷务要广求人材,而不素为之养,则何由而得。
上庠与州郡学校虽名为兴贤,而无养人材之实,所以然者,盖无名师之故也。
夫所谓名师者,其经术足以穷圣蕴,其行义足以为人表,又能至诚以教养为己任者是也。
昔在仁宗朝,诏胡瑗太学
当是时,天下学者翕然向风,所以成就人材为多,至今未见其继者。
岂国家之大,四海之广无其人?
患在不求之也。
今庠序之中,不见以礼义教养,唯见以苛禁绳治。
其所习经术,所修行义,孰为发明,孰为观法,学官者区区自顾,苛禁之不暇,奚暇治礼义哉,甚非所以为首善之地也。
今朝廷所去弊政几欲尽,而所修善政未甚闻。
臣以谓所修善政,莫先于置名师、兴学校以养人材,首善自京师,而风动天下。
伏望圣慈诏大臣博求真儒为天下所共推者,使主太学,以教养为己任,罢三舍之弊法,去一切之苛禁,专务以礼义教养多士,自然可以成就人材,为陛下立太平之基本。
臣愿陛下留神,天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