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僧圆泽1091年3月6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洛师惠林寺,故光禄卿李憕居第。
禄山东都居守死之。
子源,少时以贵游子豪侈善歌,闻于时。
死,悲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肉,居寺中五十馀年。
寺有僧圆泽,富而知音,源与之游,甚密,促膝交语竟日,人莫能测。
一日,相约游蜀青城峨眉山
源欲自荆州溯峡,泽欲取长安斜谷路。
源不可,曰:「吾已绝世事,岂可复道京师哉」!
泽默然久之,曰:「行止固不由人」。
遂自荆州路,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罂而汲者,泽望而泣曰:「吾不欲由此者,为是也」。
源惊问之。
曰:「妇人姓王氏,吾当为之子。
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乳。
今既见,无可逃者。
公当以符咒助我速生。
三日浴儿时,愿公临我,以笑为信。
后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
源悲悔而为具沐浴易服,至暮,泽亡而妇乳。
三日,往视之,儿见源果笑。
具以语王氏,出家财葬泽山下。
源遂不果行,反寺中,问其徒,则既有治命矣。
后十三年自洛适吴,赴其约,至所约,闻川畔有牧童扣牛角而歌之。
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呼问:「泽公健否」?
答曰:「李公真信士。
然俗缘未尽,慎勿相近。
惟勤修不堕,乃复相见」。
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瞿塘」。
遂去,不知所之。
后二年,李德裕奏源忠臣子,笃孝,拜谏议大夫,不就,竟死寺中,年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