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孔北海(并叙)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七、《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八、《永乐大典》卷一○三一、《文章类选》卷一七、《山堂肆考》卷一三○、《文章辨体汇选》卷四六四、《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九、《八代文钞》第二九册、《阙里志》卷一七、《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二六、乾隆《兖州府志》卷二八
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
曹操阴贼险狠,特鬼蜮之雄者耳。
其势决不两立,非公诛,则害公,此理之常。
而前史乃谓公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此盖当时奴婢小人论公之语。
公之无成,天也。
使天未欲亡汉,公诛如杀狐兔,何足道哉!
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高庳,然皆以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
以病亡,子孙满前而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而公见谓才疏意广,岂不悲哉!
平生畏刘备,而以公知天下有己为喜,天若胙汉,公使无难也。
予读公所作《杨四公赞》,叹曰:方操害公,复有鲁国一男子慨然争之,公庶几不死。
乃作《孔北海赞》曰:
晋有羯奴,盗贼之靡。
欺孤如,又羯所耻。
我书《春秋》,与齐豹齿。
文举在天,虽亡不死。
我宗若人,尚友千祀。
视公如龙,视如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