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德威堂铭(并叙)1092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九、《容斋续笔》卷一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三、《秘笈新书》卷一二、《记纂渊海》卷五六、《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四二三、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五、乾隆《河南府志》卷七九、乾隆《孟县志》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之初,诏起太师潞公于洛,命以重事
公惟仁宗、英宗、神考三圣委倚之重,不敢以既老为辞,杖而造朝。
期年,乃求去。
诏曰:「昔西伯善养老,而太公自至。
鲁穆公无人子思之侧,则长者去之。
公自为谋则善矣,独不为朝廷惜乎」?
又曰:「唐太宗以干戈之事,尚能起李靖于既老。
穆宗、文宗以燕安之际,不能用裴度于未病。
治乱之效,于斯可见」。
公读诏耸然,不敢言去,盖复留四年。
天下无事,朝廷奠安,乃力请而归。
公之在朝也,契丹使耶律永昌、刘霄来聘,轼奉诏馆客,与使者入觐,望见公殿门外,却立改容,曰:「此潞公也耶?
所谓以德服人者」。
问其年,曰:「何壮也」!
轼曰:「使者见其容,未闻其语,其综理庶务,酬酢事物,虽精练少年有不如。
贯穿古今,洽闻强记,虽专门名家有不逮」。
使者拱手,曰:「天下异人也」。
公既归洛,西羌首领有温溪心者,请于边吏,愿献良马于公。
边吏以闻,诏听之。
公心服天下,至于四夷。
《书》曰:「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世所以守伯夷之典,用皋陶之法者,以其德也。
若夫非德之威,虽猛而人不畏;
非德之明,虽察而人不服。
公修德于几席之上,而其威折冲于万里之外。
退居于家,而人望之如在廊庙,可不谓德威乎,公之子及为河阳守,公将往临之。
吏民喜甚,自洛至三城,欢呼之声相属。
及作堂以待公,而请铭于轼,乃榜之曰德威,而铭之曰:
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惟师潞公,展也大成。
公在洛师,崧洛有光。
驾言三城,河流不扬。
愿公百年,子孙千亿。
家于两河,日见颜色。
西戎来朝,祇慄公门。
岂惟两河,四方其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