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六一泉(并叙)1090年12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三、《咸淳临安志》卷二三、《西湖游览志》卷二、名山胜概记、《明一统志》卷三八、万历《杭州府志》卷二二、《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三四、乾隆《浙江通志》卷九、雍正《西湖志》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欧阳文忠公将老,自谓六一居士
予昔通守钱塘,见公于汝阴而南。
公曰:「西湖僧惠勤甚文,而长于诗,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
子间于民事,求人于湖山间而不可得,则盍往从乎?
予到官三日,访孤山之下,抵掌而论人物。
曰:「公,天人也。
人见其暂寓人间,而不知其乘云驭风历五岳而跨沧海也。
此邦之人,以公不一来为恨。
公麾斥八极,何所不至,虽江山之胜,莫适为主,而奇丽秀绝之气,常为能文者用,故吾以谓西湖盖公几案间一物耳」。
语虽幻怪,而理有实然者。
明年,公薨,予哭于舍。
又十八年,予为钱塘守,则亦化去久矣。
访其旧居,则弟子二仲在焉,画公与勤之像,事之如生。
舍下旧无泉,予未至数月,泉出讲堂之后,孤山之趾,汪然溢流,甚白而甘。
即其地,凿岩架石为室。
二仲谓余:「师闻公来,出泉以相劳苦,公可无言乎」?
乃取勤旧语,推本其意,名之曰六一泉
且铭之曰:
泉之出也,去公数千里,后公之没,十有八年,而名之曰六一,不几于诞乎?
曰: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
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馀烈,亦或见于斯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