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子由三法 其二 胎息法1095年8月27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三、《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养生之方,以胎息为本。
此固不刊之语,更无可议。
但以气若不闭,任其出入,则眇绵洸漭,无卓然近效。
待其兀然自住,恐终无此期。
若闭而留之,不过三五十息奔突而出,虽有微暖养下丹田,益不偿于损,决非度世之术。
近日深思,似有所得。
盖因看孙真人《养生门》中《调气》第五篇,反覆寻究,恐是如此。
其略曰:「和神养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
枕高二寸半,正身偃仰,瞑目闭气于胸鬲间,以鸿毛著鼻上而不动。
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
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
此邻于真人也」。
此一段要诀,弟且静心细意,字字研究看。
既云闭气于胸鬲中,令鼻端鸿毛不动,则初机之人,安能持三百息之久哉?
恐是元不闭鼻气,只以意坚守此气于胸鬲中,令出入息似动不动,絪缊缈缈,如香炉盖上烟,汤瓶嘴上气,自在出入,无呼吸之者,则鸿毛可以不动。
若心不起念,虽过三百息可也。
仍须一切依此本诀,卧而为之,仍须真以鸿毛粘著鼻端,以意守气于胸中,遇欲吸时,不免微吸,及其呼时,全不得呼,但任其絪缊缥缈,微微自出尽,气平,则又微吸。
如此出入元不断,而鸿毛自不动,动亦极微。
觉其微动,则又加意制勒之,以不动为度。
虽云制勒,然终不闭。
至数百息,出者少,不出者多,则内守充盛,血脉流通,上下相灌输,而生理备矣。
兄悟此玄意,甚以为奇。
恐是夜夜烧香,神启其心,自悟自證。
适值痔疾,及热甚,未能力行,亦时时小试,觉其理不谬。
更俟疾平天凉。
稍稍致力,续见效,当报。
弟不可谓出意杜撰而轻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