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游桓山记1079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一、《圣宋文海》卷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六、《隐居通议》卷一五、《八代文钞》第二十八册、《明一统志》卷一八、《古今游名山记》卷三、《名山胜概记》卷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泗水;桓山
元丰二年正月己亥晦,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之上。
登桓山,入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之琴,操《履霜》之遗音,曰:「噫嘻悲夫,此宋司马桓魋之墓也」。
或曰:「鼓琴于墓,礼欤」?
曰:「礼也。
季武子之丧,曾点倚其门而歌。
仲尼,日月也,而以为可得而害也。
且死为石椁,三年不成,古之愚人也。
余将吊其藏,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冷风矣,而况于椁乎?
况于从死之臣妾、饭含之贝玉乎?
使而无知也,余虽鼓琴而歌可也。
使而有知也,闻余鼓琴而歌,知哀乐之不可常、物化之无日也,其愚岂不少瘳乎」?
二三子喟然而叹,乃歌曰:「桓山之上,维石嵯峨兮。
司马之恶,与石不磨兮。
桓山之下,维水瀰瀰兮。
司马之藏,与水皆逝兮」。
歌阕而去。
从游者八人:毕仲孙舒焕、寇昌朝王适王遹、王肄、轼之子迈、焕之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