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墨君堂记107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一、《丹渊集》附录、《皇朝文鉴》卷八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五、《黄氏日钞》卷六二、《文章正宗》续集卷一三、《文编》卷五六、《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九、乾隆《盐亭县志》卷二、嘉庆《四川通志》卷五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
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
王子猷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
与可又能以墨象君之形容,作堂以居君,而属余为文,以颂君德,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
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
士之修洁博习,朝夕磨治洗濯,以求交于与可者,非一人也,而独厚君如此。
君又疏简抗劲,无声色臭味可以娱悦人之耳目鼻口,则与可之厚君也,其必有以贤君矣。
世之能寒燠人者,其气燄亦未至若雪霜风雨之切于肌肤也,而士鲜不以为欣戚丧其所守。
自植物而言之,四时之变亦大矣,而君独不顾。
虽微与可,天下其孰不贤之。
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雍容谈笑,挥洒奋迅而尽君之德,稚壮枯老之容,披折偃仰之势。
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
得志,遂茂而不骄;
不得志,瘁瘠而不辱。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
余虽不足以知君,愿从与可求君之昆弟子孙族属朋友之象,而藏于吾室,以为君之别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