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喜雨亭记1062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一、《圣宋文海》卷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三、《崇古文诀》卷二四、《履斋示儿编》卷七、《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五、《山堂肆考》卷四、《文章正宗》续集卷一三、《文编》卷五六、《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九九、《八代文钞》第二十八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五二七、《诗学圆机活法大成》卷一、乾隆《凤翔县志》卷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喜雨亭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雨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抃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曰:「五日不雨,则无」。
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
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
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民曰太守太守不有。
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
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
归之太空,太空冥冥
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