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药诵1095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七七一、《八代文钞》第二九册、《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嵇中散作《幽愤》诗,知不免矣,而卒章乃曰「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者,悼此志之不遂也。
司马景王既杀中散而悔,使悔于未杀之前,中散得免于死者,吾知其扫迹灭景于人间,如脱兔之投林也,采薇散发,岂其所难哉。
孙真人著《大风恶疾论》曰:《神仙传》有数十人,皆因恶疾而得仙道。
何者?
割弃尘累,怀颍阳之风,所以因祸而取福也。
吾始得罪迁岭表,不自意全,既逾年无后命,知不死矣。
然旧苦痔,至是大作,呻呼几百日。
地无医药,有亦不效。
道士教吾去滋味,绝薰血,以清净胜之
痔有虫馆于吾后,滋味薰血,既以自养,亦以养虫。
自今日以往,旦夕食淡面四两,犹复念食,则以胡麻、茯苓麨足之。
饮食之外,不啖一物。
主人枯槁,则客自弃去。
尚恐习性易流,故取中散真人之言,对病为药,使人诵之日三。
曰:东坡居士,汝忘逾年之忧,百日之苦乎?
使汝不幸而有中散之祸,伯牛之疾,虽欲采薇散发,岂可得哉,今食麻、麦、茯苓多矣。
居士则歌以答之曰:事无事之事,百事治兮。
味无味之味,五味备兮。
茯苓、麻、麦,有时而匮兮。
有则食无则已者,与我无既兮。
呜呼噫嘻,馆客不终,以是为愧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