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韩维读三朝宝训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秘书监侍讲傅尧俞始召赴资善堂,对迩英阁,尧俞致谢。上遣人宣召曰:「卿以博学,参预讲筵,宜尊所闻,以辅不逮」。尧俞讲毕,曲谢。上复遣人宣谕:「卿讲义渊博,多所发挥,良深嘉叹」。是日,上读《三朝宝训》。至「天禧中,有二人犯罪,法当死。真宗皇帝恻然怜之,曰:此等安知法?杀之则不忍,舍之则无以励众。乃使人持去,笞而遣之,以斩讫奏。又祀汾阴日,见一羊自掷道左,怪问之。曰:今日尚食,杀其羔。真宗惨然不乐。自是不杀羊羔」。资政殿学士韩维读毕,因奏言:「此特真宗皇帝小善尔。然推是心以及天下,则仁不可胜用也。真宗自澶渊之役却狄之后,十九年不言兵,而天下富。其源盖出于此。昔孟子论齐王不忍杀觳觫之牛,以为是心足以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及于百姓,岂不能哉,盖不为耳。外人皆云:皇帝陛下仁孝发于天性,每行见昆虫蝼蚁,违而过之,且敕左右勿践履,此亦仁术也。臣愿陛下推此心以及百姓,而天下幸甚」。某时为右史,奏曰:「臣今月十五日侍迩英阁,窃见资政殿学士韩维因读《三朝宝训》,至真宗皇帝好生恶杀,因论皇帝陛下在宫中不忍践履虫蚁,其言深切,可以推明圣德,益增福寿。臣忝备位右史,谨书其事于册。又录一本上进,意望陛下采览,无忘此心,以广好生之德,臣不任大愿(《苏文忠公全集》卷七。)」。
「曰」前原有「答」字,据明刊《文粹》卷四一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