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齐侯卫侯胥命于蒲(桓三年)1056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一九九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荀卿有言曰:「《春秋》善胥命,《诗》非屡盟,其心一也」。
敢试论之。
谨按《桓·三年》书「齐侯、卫侯,胥命于蒲」,说《春秋》者均曰近正。
所谓近正者,以其近古之正也。
古者相命而信,约言而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
今二国之君,诚信协同,约言而会,可谓近古之正者已。
何以言之?
《春秋》之时,诸侯竞骛,争夺日寻,拂违王命,糜烂生聚,前日之和好,后日之战攻,曾何正之尚也。
观二国之君胥命于蒲,自时厥后,不相侵伐,岂与夫前日之和好、后日之战攻者班也。
故圣人于《春秋》止一书胥命而已。
荀卿谓之善者,取诸此也。
然则齐也,卫也,圣人果善之乎?
曰,非善也,直讥尔。
曷讥尔?
讥其非正也。
《周礼》大宗伯掌六礼,以诸侯见王为文,乃有春朝、夏宗、秋觐、冬遇、时会、众同之法,言诸侯非此六礼,罔得踰境而出矣。
不识齐、卫之君,以春朝相命而出耶?
以夏宗相命而出耶?
或以秋觐相命而出耶?
以冬遇相命而出耶?
抑以时会相命而出耶?
众同相命而出耶?
春朝、夏宗、秋觐、冬遇、时会、众同而出,则私相为会耳。
私相为会,匹夫之举也。
以匹夫之举,而谓之正,其可得乎?
宜乎圣人大一王之法而诛之也。
然而圣人之意,岂独诛齐、卫之君而已哉,所以正万世也。
荀卿不原圣人书经之法,而徒信传者之说,以谓「《春秋》善胥命」,失之远矣。
且《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诸侯之贤者,固亦鲜矣,奚待于齐、卫之君而善其胥命耶?
信斯言也,则奸人得以劝也,未尝闻圣人作《春秋》而劝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