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既醉备五福论1061年8月17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二、《山堂肆考》卷一三一、《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一五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非以其智能知之,彊能行之也。
以其功兴而民劳,与之同劳,功成而民乐,与之同乐,如是而已矣。
富贵安逸者,天下之所同好也,然而君子独享焉。
享之而安,天下以为当然者,何也?
天下知其所以富贵安逸者,凡以庇覆我也。
贫贱劳苦者,天下之所同恶也,而小人独居焉。
居之而安,天下以为当然者,何也?
天下知其所以贫贱劳苦者,凡以生全我也。
夫然,故独享天下之大利而不忧,使天下为己劳苦而不怍,耳听天下之备声,目视天下之备色,而民犹以为未也,相与祷祠而祈祝曰,使吾君长有吾国也,又相与咏歌而称颂之,被于金石,溢于竹帛,使其万世而不忘也。
呜呼,彼君子者,独何修而得此于民哉?
岂非始之以至诚,中之以不欲速,而终之以不懈欤?
视民如视其身,待其至愚者如其至贤者,是谓至诚。
至诚无近效,要在于自信而不惑,是谓不欲速。
不欲速则能久,久则功成,功成则易懈,君子济之以恭,是谓不懈。
行此三者,所以得之于民也。
三代之盛,不能加毫末于此矣。
《既醉》者,成王之诗也。
其序曰:「《既醉》,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
而说者以为是诗也,实具五福。
其诗曰「君子万年」,寿也;
「介尔景福」,富也;
「室家之壸」,康宁也;
高明有融」,攸好德也;
高明令终」,考终命也。
凡言此者,非美其有是五福也,美其全享是福,兼有是乐,而天下安之,以为当然也。
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
故其讥刺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恶,而言其爵位之尊、车服之美而民疾之,以见其不堪也。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是也。
其颂美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善,而言其冠佩之华、容貌之盛而民安之,以见其无愧也。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是也。
故《既醉》者,非徒享是五福而已,必将有以致之。
不然,民将盻盻焉疾视而不能平,又安能独乐乎?
是以孟子言王道不言其他,是独言民之闻其作乐见其田猎而欣欣者,此可谓知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