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乐全先生文集叙108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乐全集》卷首、《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四、《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七、《群书考索》前集卷二一、《记纂渊海》卷七三、《文献通考·经籍考》卷六二、《隐居通议》卷一五、《秘笈新书》卷七、《文编》卷五三、《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一六、《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八二、《渊鉴类函》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孔北海志大而论高,功烈不见于世,然英伟豪杰之气,自为一时所宗。
其论盛孝章郗鸿豫书,慨然有烈丈夫之风。
诸葛孔明不以文章自名,而开物成务之姿,综练名实之意,自见于言语。
至《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非秦汉以来以事君为悦者所能至也。
常恨二人之文,不见其,今吾乐全先生张公安道,其庶几乎!
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
公为布衣,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
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
虽对人主,必同而后言。
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
世远道散,虽志士仁人,或少贬以求用,公独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
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者众。
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
公尽性知命,体乎自然,而行乎不得已,非蕲以文字名世者也。
然自庆历以来讫元丰四十馀年,所与人主论天下事,见于章疏者多矣,或用或不用,而皆本于礼义,合于人情,是非有考于前,而成败有验于后。
及其他诗文,皆清远雄丽,读者可以想见其为人。
信乎其有似于孔北海诸葛孔明也。
轼年二十,以诸生见公成都,公一见待以国士。
今三十馀年,所以开发成就之者至矣,而轼终无所效尺寸于公者,独求其文集,手校而家藏之,且论其大略,以待后世之君子。
曾鲁公尝为轼言,公在人主前论大事,他人终日反覆不能尽者,公必数言而决,粲然成文,皆可书而诵也。
言虽不尽用,然庆历以来,名臣为人主所敬莫如公者。
公今年八十一,杜门却扫,终日危坐,将与造物者游于无何有之乡,言且不可得闻,而况其文乎。
凡为文若干卷,若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