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毕仲举(一 黄州1080年闰9月19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七、《东坡禅喜集》卷七、《大观录》卷五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轼启:奉别忽十馀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
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尔。
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也。
仆既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
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
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肉」,欣然而笑。
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
菜羹菽,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
而既饱之馀,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
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閒居之赐甚厚。
佛书旧亦尝看,但闇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
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
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为浅陋。
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
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
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
抑尚与仆辈俯仰也?
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以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
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
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
三复斯言,感叹无穷。
世人所作,举足动念,无非是业,不必刑杀无罪,取非其有,然后为冤业也。
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