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师仲簿书108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二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顿首再拜,钱塘主簿陈君足下:曩在徐州,得一再见。
及见颜长道辈,皆言足下文词卓玮,志节高亮,固欲朝夕相从。
适会讼诉,偶有相关及者,遂不复往来。
此自足下门中不幸,亦岂为吏者所乐哉!
想彼此有以相照。
已而,又负罪远窜,流离契阔,益不复相闻。
今者蒙书教累幅,相属之厚,又甚于昔者。
知足下释然,果不以前事介意。
幸甚!
幸甚!
自得罪后,虽平生厚善,有不敢通问者,足下独犯众人之所忌,何哉?
及读所惠诗文,不数篇,辄拊掌太息,此自世间奇男子,岂可以世俗趣舍量其心乎!
诗文皆奇丽,所寄不齐,而皆归合于大道,又何言者。
其间十常有四五见及,或及舍弟,何相爱之深也。
处世龃龉,每深自嫌恶,不论他人。
及见足下辈犹如此,辄亦少自赦。
诗能穷人,所从来尚矣,而于特甚。
今足下独不信,建言诗不能穷人,为之益力。
其诗日已工,其穷殆未可量,然亦在所用而已。
不龟手之药,或以封,安知足下不以此达乎?
人生如朝露,意所乐则为之,何暇计议穷达。
云能穷人者固缪,云不能穷人者,亦未免有意于畏穷也。
江淮间人好食河豚,每与人争。
河豚本不杀人,尝戏之:性命自子有,美则食之,何与我事。
今复以此戏足下,想复千里为我一笑也。
吏部诗,幸得一观,辄题数字,继诸公之末。
见为编述《超然》、《黄楼》二集,为赐尤重。
从来不曾编次,纵有一二在者,得罪日,皆为家人妇女辈焚毁尽矣。
不知今乃在足下处。
当为删去其不合道理者,乃可存耳。
钱塘人有何恩意,而其人至今见念,亦一岁率常四五梦至西湖上,此殆世俗所谓前缘者。
杭州尝游寿星院,入门便悟曾到,能言其院后堂殿山石处,故诗中尝有「前生已到」之语。
足下主簿,于法得出入,当复纵游如在彼时也。
山水穷绝处,往往有题字,想复题其后。
足下所至,诗但不择古律,以日月次之,异日观之,便是行记。
有便以一二见寄,慰此惘惘。
其馀慎疾自重。
不宣。
顿首再拜(《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九。)
钱塘主簿:原缺,据郎本卷四五、《七集·前集》卷三○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