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欧阳内翰105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九、《皇朝文鉴》卷一二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二二、《文章类选》卷一五、《文编》卷五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七○、《四续古文奇赏》卷三二、同治《庐陵县志》卷五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窃以天下之事,难于改为。
自昔五代之馀,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圣上慨然太息,思有以澄其源,疏其流,明诏天下,晓谕厥旨。
于是招来雄俊魁伟敦厚朴直之士,罢去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将以追两汉之馀,而渐复三代之故。
士大夫不深明天子之心,用意过当,求深者或至于迂,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馀风未殄,新弊复作。
大者镂之金石,以传久远
小者转相摹写,号称古文。
纷纷肆行,莫之或禁。
盖唐之古文,自韩愈始。
其后学韩而不至者为皇甫湜,学皇甫湜而不至者为孙樵
以降,无足观矣。
伏惟内翰执事,天之所付以收拾先王之遗文,天下之所待以觉悟学者。
恭承王命,亲执文柄,意其必得天下之奇士以塞明诏。
也远方之鄙人,家居碌碌,无所称道,及来京师,久不知名,将治行西归,不意执事擢在第二。
惟其素所蓄积,无以慰士大夫之心,是以群嘲而聚骂者,动满千百。
亦惟恃有执事之知,与众君子之议论,故恬然不以动其心。
犹幸御试不为有司之所排,使得搢笏跪起,谢恩于门下。
闻之古人,士无贤愚,惟其所遇。
乐毅去燕,不复一战,而范蠡去越,亦终不能有所为。
愿长在下风,与宾客之末,使其区区之心,长有所发。
夫岂惟之幸,亦执事将有取一二焉。
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