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章子厚参政 其一 108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九、《韵语阳秋》卷五、《诗话总龟》后集卷五、《文编》卷五○、《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六、《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一八二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轼顿首再拜子厚参政谏议执事:去岁吴兴,谓当再获接奉,不意仓卒就逮,遂以至今。
即日不审台候何似。
轼自得罪以来,不敢复与人事,虽骨肉至亲,未肯有一字往来
忽蒙赐书,存问甚厚,忧爱深切,感叹不可言也。
恭闻拜命与议大政,士无贤不肖,所共庆快。
然轼始见公长安,则语相识,云:「子厚奇伟绝世,自是一代异人。
至于功名将相,乃其馀事」。
方是时,应轼者皆怃然。
今日不独为足下喜朝之得人,亦自喜其言之不妄也。
轼所以得罪,其过恶未易以一二数也。
平时惟子厚子由极口见戒,反覆甚苦,而轼强狠自用,不以为然。
及在囹圄中,追悔无路,谓必死矣。
不意圣主宽大,复遣视息人间,若不改者,轼真非人也。
来书所云「若痛自追悔往咎,清时终不以一眚见废」。
此乃有才之人,朝廷所惜。
如轼正复洗濯瑕垢,刻磨朽钝,亦当安所施用,但深自感悔,一日百省,庶几天地之仁,不念旧恶,使保首领
以从先大夫于九原足矣。
轼昔年粗亦受知于圣主,使少循理安分,岂有今日。
追思所犯,真无义理,与病狂之人蹈河入海者无异。
方其病作,不自觉知,亦穷命所迫,似有物使。
及至狂定之日,但有惭耳。
而公乃疑其再犯,岂有此理哉?
然异时相识,但过相称誉,以成吾过,一旦有患难,无复有相哀者。
子厚平居遗我以药石,及困急又有以收恤之,真与世俗异矣。
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
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
然轼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
俸入所得,随手辄尽。
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
见寓僧舍,布衣蔬食,随僧一餐,差为得便,以此畏其到也。
穷达得丧,粗了其理,但禄廪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
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安能预为之愁煎乎?
初到,一见太守,自馀杜门不出。
闲居未免看书,惟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
会见无期,临纸惘然。
冀千万以时为国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