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韩舍人105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四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启:闻古者至治之世,天子推恩,以收天下之望;
有司执法,以绳天下之媮。
盖不推恩则无所兼容,不执法则有所侥倖。
有司推恩而求名,则侵君之权;
天子执法而责实,则失民之望。
为君者常病于察,为臣者又失之宽。
古之明天子,信其臣而不惑于多言,故有司执法而无所忌。
古之良有司,忧其君而不恤于私计,故天下归怨而不敢辞。
况欲选材而置官,是将教民而图任。
唯所利国,岂容树恩。
今圣上推不忍之心,使贤愚皆遂其所欲;
而大臣用至明之法,使工拙不至于相淆。
向者哀怜老儒,故为特奏之令;
悯恻连坐,又开别试之涂。
此天下所以咏歌至仁,鼓无盛德。
君臣之体,夫岂同条。
伏惟舍人执事,为时求材,忧国忘己。
所图甚远,将深计于安危;
自信至明,曾不牵于毁誉。
变茍且依违之俗,去浮伪嚣哗之文。
罢黜俗儒,动以千计;
讲通经术,得者九人。
顾慈小才,偶在殊选。
惟天子推恩如此之厚,惟大臣执法如此之坚。
将天下实被其休功,岂一夫独遂其私愿。
感荷激切,不能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