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滕甫辩谤乞郡状1084年1月6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七、《文章类选》卷一五、《文编》卷一五、《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二一、《名世文宗》卷二七、《经世八编》卷一五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臣闻人情不问贤愚,莫不畏天而严父。
然而疾痛则呼父,穷窘则号天,盖情发于中,言无所择。
岂以号呼之故,谓无严畏之心。
人臣之所患,不止于疾痛,而所忧有甚于穷窘,若不号呼于君父,更将趋赴于何人?
伏望圣慈,少加怜察中谢。)
臣本无学术,亦无材能,惟有忠义之心,生而自许。
昔季孙有言:「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
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臣虽不肖,允蹈斯言。
信道直前,谓人如己。
既蒙深知于圣主,肯复借父于众人!
任其蠢愚,积成仇怨。
一自离去左右,十有二年,浸润之言,何所不有。
至谓臣阴党反者,故纵罪人,若快斯言,死未塞责。
窃伏思宣帝,汉之英主也。
以片言而诛杨恽
太宗,唐之兴王也,以单词而杀刘洎
自古忠臣烈士,遭时得君而不免于祸者,何可胜数。
而臣独蒙皇帝陛下始终照察,爱惜保全,则陛下圣度已过于宣帝太宗,而臣之遭逢,亦古人所未有。
日月在上,更何忧虞。
但念世之憎臣者多,而臣之赋命至薄,积毁消骨,巧言铄金,市虎成于三人,投杼起于屡至,傥因疑似,复致人言,至时虽欲自明,陛下亦难屡赦。
是以及今无事之日,少陈危苦之词。
王导,乃王敦之弟也,而不害其为元臣。
崔造源休之甥也,而不废其为宰相
臣与反者,义同路人。
独于宽大之朝,为臣终身之累,亦可悲矣。
凡今游宦之士,稍与贵近之人有葭莩之亲,半面之旧,则所至便蒙异待,人亦不敢交攻。
况臣受知于陛下中兴之初,效力于众人未遇之日,而乃毁訾不忌,践踏无严,臣何足言,有辱天眷。
此臣所以涕泣而自伤者也。
今臣既安善地,又忝清班,非敢别有侥求,更思录用。
但患难之后,积忧伤心,风波之间,怖畏成疾。
敢望陛下悯馀生之无几,究前日之异恩。
或乞移臣淮浙间一小郡,稍近坟墓,渐谋归休。
异日复得以枯朽之馀,仰瞻天日之表,然后退伏田野,自称老臣,追叙始终之遭逢,以托乡邻之父老,区区志愿,永毕于斯。
伏愿陛下怜其志、察其愚而赦其罪,臣无任感恩知罪激切屏营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