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辨题诗劄子1091年8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六年八月初八日翰林学士承旨左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苏轼劄子奏:臣今月七日,见臣弟辙与臣言,赵君锡、贾易言臣于元丰八年五月一日题诗扬州僧寺,有欣幸先帝上仙之意。
臣今省忆此诗,自有因依,合具陈述。
臣于是岁三月六日,在南京闻先帝遗诏,举哀挂服了当,迤逦往常州
是时新经大变,臣子之心,孰不忧惧。
至五月初间,因往扬州竹西寺,见百姓父老十数人,相与道旁语笑。
其间一人以两手加额,云:「见说好个少年官家」。
其言虽鄙俗不典,然臣实喜闻百姓讴歌吾君之子,出于至诚。
又是时,臣初得请归耕常州,盖将老焉,而淮浙间所在丰熟,因作诗云:「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盖喜闻此语,故窃记之于诗,书之当涂僧舍壁上。
臣若稍有不善之意,岂敢复书壁上以示人乎?
又其时去先帝上仙,已及两月,决非「山寺归来」始闻之语,事理明白,无人不知。
君锡等辄敢挟词,公然诬罔。
伏乞付外施行,稍正国法
所贵今后臣子,不为仇人无故加以恶逆之罪。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