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1091年3月2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元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前知杭州苏轼状奏:右,臣近蒙恩诏,召赴阙庭。
窃以浙西二年水灾,苏、湖为甚,虽访闻已详,而百闻不如一见。
故自下塘路由湖入苏,目睹积水未退,下田固已没于深水,今岁必恐无望,而中上田亦自渺漫,妇女老弱,日夜车亩,而淫雨不止,退寸进尺,见今春晚,并未下种。
乡村阙食者众,至以糟糠杂食之。
又为积水占压,薪刍难得,食糟饮冷,多至胀死。
并是臣亲见,即非传闻。
春夏之间,流殍疾疫必起。
逐州去年所籴常平米,虽粗有备,见今州县出卖,米价不甚翔踊,但乡村远处饥羸之民,不能赴城市收籴,官吏欲差船载米下乡散粜,即所须数目浩瀚,恐不能足用,秋夏之间,必大乏绝。
又自今已往,若得淫雨稍止,即农民须趁初夏秧种车水,耕耘之劳,十倍常岁,全藉粮米接济。
见今已自阙食,至时必难施功
纵使天假之年,亦无所望,公私狼狈,理在必然。
臣去岁奏乞下发运司江东、淮南丰熟近便处籴米五十万石,准备浙西灾伤州、军般运兑拨,出粜账济。
寻蒙圣恩行下,云已降指挥,令发运司兑拨合起上供并封桩等钱一百万贯,趁时籴买斛㪷封桩,准备移用。
户部,依已得指挥,馀依浙西钤辖司所奏施行。
圣旨既下,本路具闻,农民欣戴,始有生意。
发运司官吏,全不上体仁圣恤民之意,奏称淮南江东米价高贵,不肯收籴。
勘会浙西去岁米价,例皆高贵,杭州亦是七十足钱收籴一㪷,虽是贵籴,犹胜于无米,坐视民死。
今来发运司官吏亲被圣旨,全不依应施行,只以米贵为词,更不收籴,使圣主已行之命,顿成空言,饥民待哺之心,中涂失望。
却使指准前年朝旨所拨上供米二十万石,与本路内出粜不尽米一十六万七千石有零,充填今来五十万石数目外,只乞于上供米内更截拨二十万石,与本路相兼出粜。
切缘上件出粜不尽米一十六万七千馀石,久已桩在本路。
臣元奏乞于发运司籴五十万石之时,已是指挥上件米数支用外,合更要五十万石。
今来运司却将前件圣恩折充今年所赐,吏民闻之,何由心服。
臣已累具执奏,未奉朝旨。
今来亲见数州水灾如此,饥殍之势,极可忧畏。
既忝近侍,理合奏闻。
岂敢为已去官,遗患后人,更不任责。
伏望圣慈察臣微诚,垂悯一方,特赐指挥发运司依元降指挥,除已截拨二十万石外,更兑拨三十万石与浙西诸州充出粜借贷。
发运司去年元不收籴,无可兑拨,即乞一面截留上供米充满五十万石数目,却令发运司将封桩一百万贯钱候今年秋熟日收籴填还。
若朝廷不以臣言为然,待饥馑疾疫大作,方行账济,即恐须于别路运致钱米,虽累百万,亦恐不及于事。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发运司奏云:「淮南、宿、亳等州灾伤,米价高处七十七文,江东米价高处七十文」。
切缘臣元奏,乞于丰熟近便处收籴。
访闻扬、楚之间,谷熟米贱,今来发运司却引宿、亳等州米价最高处,以拒塞朝旨,显非仁圣勤恤及臣元奏乞本意。
〔贴黄〕若依发运司所奏,将出粜不尽一十六万七千有馀石充数外,犹合拨三十四万石,方满五十万数。
今来只拨二十万石,显亏元降圣旨一十四万石。
而况上件出粜不尽米,已系前年圣恩所赐,发运司不合指准充数,显亏三十万石。
〔贴黄〕如蒙施行,乞下转运司多拨数目,与苏、湖州
如合赈济,更不拘去年放税分数施行。
〔贴黄〕若行下有司,反覆住滞,必不及事。
只乞断自圣心,速降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