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朝散郎中书舍人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曾公墓志铭(并序元丰七年六月 北宋 · 林希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二、《曾巩集》附录
公曾氏,讳巩字子固
其先鲁人,后世迁豫章,因家江南
公之四世祖延铎,始为建昌军南丰人
曾祖讳仁旺,赠尚书水部员外郎
祖讳致尧太宗真宗时上书言天下事,尝见选用,仕至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赠右谏议大夫文忠欧阳公为铭其墓碑。
考讳易占,太常博士,赠光禄卿
公生而警敏,读书过目辄诵。
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日草数千言。
始冠,游太学,欧阳公一见其文而奇之。
公于经,微言奥旨,多所自得,一不蔽于俗学,随问讲解,以开学者之惑。
其议论古今治乱得失、人贤不肖,必考诸道,不少贬以合世。
其为文,章句非一律。
虽开阖驰骋,应用不穷,然言近指远,要其归,必止于仁义,自韩愈氏以来,作者莫能过也。
繇庆历至嘉祐初,公之声名在天下二十馀年,虽穷阎绝徼之人,得其文,手钞口诵,惟恐不及。
谓公在朝廷久矣,而公方以乡贡中进士第,为太平州司法参军
岁馀,召编校史馆书籍,为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
为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
初,嘉祐中,州取酒场钱给牙前之应募者,钱不足,乃使乡户输钱助役,期七年止,期尽而责乡户输钱如故。
公阅文书,得其奸,立罢之,且请下诏约束,毋得擅增募人钱。
岁饥,度常平不足以赈,前期谕属县,使富人自实,得十五万石,视常平贾稍增,以予民。
又出钱五万,贷民为种粮,使随岁赋以入,民赖以全活。
徙知齐州
齐俗悍,喜攻劫,豪宗大姓多挠法。
曲堤周氏,世衣冠,以赀雄里中,其子僭横,至贼杀平人,州县莫敢诘。
公至,首寘之法。
历城章丘民聚党数十百人,椎埋盗敚横行,无敢正视者。
公擒致,悉黥徙之。
弛无名渡钱,为桥以济往来。
是时州县未属民为保伍,公独行之。
方略,明赏购,急追捕,且开人自言,盗发辄得。
由是奸寇屏迹,民外户不闭,道至不拾遗,狱以屡空。
会朝廷初变法,公推法意,施行之有次第,民便安之。
使者至,或希望私欲有所为,公不听也。
襄州,州继有大狱,久不决,有当论死者。
公阅其状曰:「是当勿论,何得留此」?
吏不能对,即出之,缘而释者百馀人。
州人叩头曰:「吾州前坐死者众矣,宁知非冤乎」?
又徙洪州
岁大疫,自州至县镇亭传,皆储药以授病者;
其不能具食饮衣衾者,佐以库钱。
师出安南,道江西者,诏为万人备。
公独不以烦民,为之区处,次舍井爨什器皆前期而办,兵既过市,里有不知者。
已而它州以不早计扰民者,皆得罪。
直龙图阁,知福州,兼福建路兵马钤辖赐绯章服。
时部中大盗数起,南剑州贼廖恩者,既赦其罪,诱降之,馀众犹观望,阴相推附,至连数州。
其尤桀者,隶将乐县,县呼之不肯出,居人大恐。
公遣使者以谋致之,前后自归若就执者几二百人,海盗自杀与缚致者又数十人,吏士以次受赏。
复请并海增巡检员,以壮声势,自是无敢窃发者,民行山浮海,如在郛郭。
判太常寺,未至,改知明州
有诏完城,役有期,公亲巡行,裁其工费甚众,其力出于藉兵佣夫,而不以及民,城繇是亟就。
数月,徙亳州
亳亦多盗,公治之如在齐时
公素慨然有志于天下事,仕既晚,其大者未及试,而外更六州,皆剧处,然公为之无难。
始至,必先去民所甚患者,然后理颓弊,正风俗,凡所措画,皆曲折就绳墨。
其馀力比次案牍簿书,与属县为期会,以省追呼,皆有法,终其去州,未尝有一人至田里者。
故所至有惠爱,既去,民思之不已。
所为法,后终不可改。
寮属闻公名,始皆严惮之,久而察公廉平无私,又未尝有所按擿,卒皆愧服。
福州无职田,州宅岁收菜钱常三四十万。
公独不取,以佐公钱,后至者亦不敢取。
平居推诚待物,坦然无疑。
于朋友喜尽言,虽取怨怒亦不悔。
自其求补外,凡十二年,而不悦公者屡欲有以挤之,然公奉法循理,终莫能中伤。
赖天子圣明,察公贤,欲召用者数矣。
元丰三年,徙知沧州,过都召见,劳问久之,留句当三班院
公亦感激奋励,思有所自效。
数对便殿,其所言,上每嘉纳之。
四年,手诏中书门下曰:「曾巩史学,见称士类,宜典五朝史事」。
遂以为史馆修撰、管句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近世修国史,必众选文学之士,以大臣监总,未有以五朝大典独付一人如公者。
公入谢曰:「此大事,非臣所敢当」。
上曰:「此用卿之渐尔」。
因谕公使自择其属,公荐邢恕以为史馆检讨
五年四月,正官名,擢拜中书舍人赐紫章服。
始受命,促使就职。
时自三省至百执事,选授一新,除吏日至数十人,人举其职事以戒。
上数称其典雅,天下翕然传之。
皇子延安郡笺奏,故事命翰林学士典之,上特以属公。
九月,遭母丧罢。
六年四月丙辰,卒于江宁府,享年六十有五。
公自大理寺丞、五迁尚书度支员外郎,授朝散郎
母曰文城郡太君吴氏、仁寿郡太君朱氏。
娶晁氏,宜兴县
又娶李氏,嘉兴县
三男子:绾,太平州司理参军
综,太庙斋郎
纲,未仕。
孙六人:悊、怘、愈、𢘇、怤、憩。
公既卒,上以纲为承务郎,悊为假承务郎,敕所在量给其丧事。
七年六月丁酉,葬公南丰从周乡之源头。
公于取舍去就必应礼义,未始有所阿附。
治平中,大臣尝议典礼,而言事者多异论。
欧阳公方执政,患之。
公著议一篇,据经以断众惑,虽亲戚莫知也。
后十馀年,欧阳公退老于家,始出而示之,欧阳公谢曰:「此吾昔者愿见而不可得者也」。
所著《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
性嗜书,家藏至二万卷。
集古今篆刻,为《金石录》又五百卷,出处必与之俱。
平生论事甚多,与夫所下条教可以为世法者,不可悉著。
公少事光禄,家甚贫,奔走四方以致养。
既孤,奉太夫人孝,鞠其四弟九妹,友爱甚笃,宦学婚嫁,一出公力。
公既以文章名天下,其弟、宰、布、肇,又继中进士科
布尝任翰林学士,肇以选为尚书吏部郎中,与公同时在馆阁,世言名家者推曾氏。
公方遭时得君,未及有为,而不幸以殁,士大夫为之相吊。
公之盛德,抑复有以遗于后乎。
呜呼,曾氏其显矣!
铭曰:
曾氏在南,三世有闻。
维祖维考,始亨复屯。
畜厚潜深,儒学之门。
迨公之兴,益显于文。
奋躬力行,道义之存。
公自布衣,誉望四出。
既位于朝,其刚不屈。
公久于外,或留或徙。
谁其知之,惟圣天子。
天子曰咨,予惟汝贤。
典予史事,五圣之传。
公拜稽首,臣敢不勉。
肇亲有官,左右慎选。
于时中书,命令所在。
帝曰往哉,予言汝代。
凡百执事,分属列职。
肃然盈庭,俛听训敕。
靖共夙夜,以出谋猷。
四方鼓舞,天子之休。
昔蒧父子,见称仲尼
渊源有来,公则承之。
矧公亲逢,圣人之时。
帝察其忠,从容眷睐。
赫然荣名,受祉未艾。
奄以艰去,讣闻何亟。
搢绅咨嗟,相顾失色。
有存者言,有遗者直。
惟兹之铭,是谓不没。
按:江西省博物馆藏拓片。又见《文物》一九七三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