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势原策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四、《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皇朝文鉴》卷一○四、《古文集成》卷六九、《崇古文诀》卷二八、《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三五、《经世八编》卷二八二、《古文渊鉴》卷五四、《经济类编》卷一三
君之所以安危,国之所以存亡治乱,令之所以行不行,势也。
不善知势,不能为创业之君;
不知势之可畏而失其所以审度将顺,不可以为持成之君、经治之臣。
故善用国者,势而已矣。
理势循则行,忤则变,动则险,止则平,轻能重,缓能速。
故物有至小而力不可胜既,事有至易而功不可胜原,发如毫芒针端而巨若丘阜,本在拱把而远际穷发者,势也。
如户之运也,如车之驰也,如弓之圆也,如矢之激也,如衡以一权而举数倍之重也,水之注于卑泽也,原火之燎于风中也,兵之奋寡而走众也,人之乘高而制下也,势也。
岂惟万物为然,今夫一人而胜天下之大,制天下之众,兼听天下之广,沛焉有馀,非势而何如也?
故明者用势,闇者用于势。
明者提至要之处,持其关纽,制其机枢,动静在我,开阖在我,弛张在我,一教一令,一赏一罚,必辅之以形势。
故教之而行者易,令之而从者速,赏一而千万人劝,罚一而千万人惧,仁少而悦者多,义近而服者远,无他,理势为之也。
教令赏罚仁义而无形势之辅,必且人人而治之矣。
人人而治之,教之行也必艰,令之出也必烦,天下之善有馀而赏不足,天下之恶有馀而罚不足,天下之民无穷而仁义不足,无他,理势不先也。
夫千世之君,可偻指而数之矣。
或善或恶,或仁或义,其间差不能铢寸而功名辄相倍蓰,祸福辄相百万者,无他,形势之异使然也。
成汤祝兽网而归者三十六国,文王葬枯骨而天下三分有其二。
千世之君,德有大于此者矣,而汤、文用此收天下之助,其从民情而集天下之势也。
方形势之夏台之囚,羑里之狱,如拘匹夫。
及善恶之暴也,形势之变而迁也,如林之师而莫敢射车中之末主。
故天下之势安则动难,动则安难
当其安也,垂绅端委,深拱于堂奥户牖之内,而高论治古之上,尊明如天日,闳隐如震霆,煦煦如雨露,肃肃如风霜,指顾叱咤而天下莫不趋走,鞭笞海外之蛮夷若制童妾。
虽有刘、项之魁雄,曹、马之奸桀,必且老死民籍而不敢唱。
及乎昏孺为之也,席先王之位,传先王之民,朝有遗臣故老,事有纲目轨度,先王之泽未涸,天下之势未运,自视其安也,以为无有危事也;
任一喜怒,从一嗜欲矣,而患未切己也,以为可为而无伤也;
习知天下之尊服己也,以为人终古莫敢蹙路马之刍,触囿兔之毛也;
簸顿关纽,嬉弄机枢,动静不以时,开阖不以法,张弛不以节;
淫乐宫中而怨毒被天下,略易在一朝而祸患遗千日。
民心之他属也,君柄之旁落也,势之翻然而离也,虽欲安之,不可能也。
窃譬之山之高厚也,万夫不能堕坏也。
朽攘生乎中,岿石震乎上,及其倾也,人力不能枝柱而维持也。
非天事也,势也。
故前圣创业,起今之利,变昔之害,所以治天下之具甚备,忧天下之虑甚深,缀民心而久天下之势,坚完固密,为不可拔。
及其久,未尝无罅缺蠹漏也,然而其剥也,亦有渐矣,后圣时节其势而缮之耳。
汰则约之,危则平之,扰则静之,微则养之,弱则扶之,急则纵之,缓则持之,塞则导之,使万事之理、百物之节,皆不至于穷极而太变,则势久而长无危亡之形矣。
故势之我也,我蓄积之、固执之,审则发,弗便则居,故势为我使而天下莫能逆也。
若一失其要,则横肆奔悍于外,不可复之,虽有天下,一旦驱挤排压而仆矣。
臣故曰如户之运也,如车之驰也,如弓之圆也,如矢之激也,如一权而举数倍之重也,如水之注于卑泽也,如原火之燎于风中也,如兵之奋寡而走众也,如人之乘高而制下也,其动不可不慎也。
人主知势则处治如将乱,处存如将亡,处安如将危,而乱与危亡亦且不至。
臣故作《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