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自志(八)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三
河北转运司议铸铁钱,岁二十万缗,以助经费,括以为不可。
异时河东尝铸铁钱,民干禁报死者岁以千计,而奸钱益出,百姓失业,货易不售,而铁币竟罢。
河北磁、邢之地,铁与土半,民冒利忍死以谩法,殆不足胜也。
陕西旧行铁钱,民久安习。
河北要钱二十万缗,独可罢陕西铜钱二十万缗,改铸于河北之淇水监西,益为铁钱二十万缗,以补陕西之入,则河北所欲,无待改法而济也。
上尝问:「公私钱币皆虚,钱之所以耗者,其咎安在」?
括对曰:「钱之所以耗者八,而其不可救者两事而已;
其可救者五,无足患者一。
今天下生齿岁蕃,公私之用日蔓。
以日蔓之费,奉岁蕃之民,钱币不足,此无足怪;
又水火沦败刓缺者莫知其几何。
此不可救者二也。
铜禁既开,销钱以为器者利至于十倍,则钱之在者几何其不为器也?
臣以谓铜不禁,钱且尽,不独耗而已。
异日富家备寇攘水火之败,惟蓄盐钞,而以藏镪为不利,钱之在民以千万计。
今钞法数易,民不坚信,不得已而售钞者,朝得则夕贸之,故钞不留而钱益不出。
臣以谓钞法不可不坚,使民不疑于钞,则钞可以为币,而钱不待益而自轻矣。
古为币之物,金、银、珠、玉、龟、贝皆是也,而不专赖于钱。
今通贵于天下者金银,独以为器而不为币,民贫而为器者寡,故价为之日轻。
今若使应输钱者输金,高其估而受之,至其出也亦如之,则为币之路益广,而钱之利稍分矣。
钱利于流。
借十室之邑有钱十万,而聚于一人之家,虽百岁,故十万也;
贸而迁之,使人飨十万之利,遍于十室,则利百万矣。
迁而不已,钱不可胜计。
今至小之邑,常平之蓄不减万缗,使流转于天下,何患钱之不多也?
四夷皆仰中国之铜币,岁阑出塞外者不赀。
议者欲榷河北之盐,盐重则外盐日至,而中国之钱日北。
京师百官之饔饩,他日取羊牛于私市者,惟以百货易之。
近岁,以疥疾乾没之为蠹,一切募民入饩牵于京师,虽革刍牧之劳,而牛羊之来于外国,皆私易以中国之实钱。
如此之比,泄中国之钱于北者,岁不知其几何。
此皆作法以驱之。
私易如此者,首当禁也。
此可以救者五也。
河、隍之间,孤绝一隅,岁运中都之币以实塞下者,无虑岁数十万缗,而洮、岷间冶铁为币者,又四十万缗,岁积于三州之境。
物出于三州者有穷,异时斗百钱,今则四五倍矣,此钱多之为祸也。
若不以术泄之,数十岁之后,刍粟何止率钟而致石。
今莫若泄之羌中,听其私易,贯率征钱数十,岁已得数万缗。
以吾之滞积,而得战马、饩羊有用之物,岁入之刍粟遂减数倍之价,一术而数利。
中都岁送之钱,但以券钞当之,不徒省山运之劳,而外之所泄,无过岷山之铁耳,此不足为害者一也。